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意大利外長到訪中國,“一帶一路”項目前景備受矚目

發表時間:

意大利副總理兼外長塔亞尼今天(9月3日)開始對中國展開為期三天的訪問。周六,在啟程前,塔亞尼對備受爭議的“新絲綢之路”計畫發表看法指出:意大利在四年前參加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兩國貿易並未取得預期中的改善。儘管意大利希望繼續與中國密切合作,但也需要對出口進行分析,將對具體情況做出評估。

La nouvelle route de la soie relie la Chine à l'Europe par le rail.
La nouvelle route de la soie relie la Chine à l'Europe par le rail. © wiki
廣告

2019年在上一屆政府領導下,意大利在公共債務的重壓之下,加入了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成為第一個加入中國這一基礎設施倡議的西方大國,也是唯一一個參與北京這一大規模投資計畫的七國集團國家。反對派人士稱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為旨在獲得政治影響力的“特洛伊木馬”。

意大利與中國簽署的“一帶一路”協議將於2024年3月到期,普遍認為,羅馬極有可能在今年12月之前正式退出該協議,不再續簽,否則將自動延續5年。

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起的這個雄心勃勃的“一帶一路 ”項目,旨在通過建設港口、 鐵路、機場或工業園區,改善亞洲、歐洲、非洲乃至其他地區之間的商業聯繫。

意大利當年加入中國“一帶一路”計畫曾遭到與中國陷入貿易戰的美國的強烈反對。華盛頓警告羅馬不要為中國的基礎設施“虛榮心工程”提供合法性。但是,意大利當時確信,新絲綢之路可以助其擺脫2018年底開始的衰退局面。

對北京而言意大利加入“一帶一路”,代表了其雄心勃勃的投資計畫的新階段。該計畫的首要目標是為“中國企業提供海外機會,以彌補中國經濟一定程度的放緩”。但是分析人士認為:這種合作並非僅僅停留在經濟層面。從政治角度看,對北京具有重大意義。實際上,當時歐洲已開始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歐盟委員會在2019年3月首次將中國譽為“系統性競爭對手”。一直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的德國的立場也發生了傾斜,顯現了更加堅定的立場。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歐洲的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實在不利於歐洲的共同利益。

不過,意大利前總理德拉吉於2021年2月上任後,凍結了“一帶一路”計畫,並利用政府權力封鎖了被視為戰略性的行業,以阻止中國企業在意大利對具有戰略重要性的領域進行大規模投資。

四年後的今天,反觀“一帶一路”項目,意大利意識到:該國並未從中獲取預料中的結果。外長塔亞尼在一個經濟論壇上坦誠:意大利希望繼續與中國合作,但也必須分析出口。“一帶一路”倡議並沒有產生意大利所希望的結果。

塔亞尼今天前往北京,會晤中國領導人並為意大利政府首腦梅洛尼計畫於10月份到訪中國做準備。意大利方面披露,在北京訪問期間,塔亞尼將特別會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商務部長王文濤。2022年,意大利對華出口只有165億歐元,對法國和德國的出口則分別高達230億歐元和1070億歐元。2023年上半年,貿易額達340億歐元。塔亞尼表示:中國是意大利在亞洲的主要貿易夥伴,“但政府打算重新評估與中國的貿易平衡”,並改善 “進入中國市場的條件”。

根據專家觀點分析,意大利將正式宣布退出“一帶一路”項目。中國已“原則上接受”意大利的退出。意大利財政部前首席經濟學家科多尼奧(Lorenzo Codogno)表示,相關決定將由意大利總理梅洛尼預計於10月中旬訪問北京時正式宣布,以顯示對中國領導人的尊重。但最後的決定權掌控在意大利議會手中。

意大利副總理兼外長塔亞尼表示:儘管意大利意識到:中國即是合作夥伴,也是競爭對手,是系統性的競爭對手。但仍希望與中國建立牢固的關係,他同時對歐洲國家在南美洲“為中國利益留下了太多的空間”感到遺憾。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