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法國為「廢死之父」巴丹戴爾舉行國葬 終其一生替生命辯護

發表時間:

法國今天在巴黎旺多姆廣場法國司法部門前為5天前2月9日過世的被譽為「法國廢死之父」的前社會黨司法部長、律師羅伯特·巴丹戴爾舉行國葬。巴丹戴爾將其一生的每一秒都投入到為正義而戰、為基本自由而戰。廢除死刑將永遠成為他留給法國的遺產。

Republican Guards carry the coffin of former French justice minister Robert Badinter during a national tribute ceremony in his honour outside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at the Place Vendome, in Paris on February 14, 2024. Badinter, who died on February 9, 2024, at the age of 95, saved many lives by dedicating his own to the fight against capital punishment, playing a pivotal role in banning the guillotine in 1981.
Republican Guards carry the coffin of former French justice minister Robert Badinter during a national tribute ceremony in his honour outside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at the Place Vendome, in Paris on February 14, 2024. Badinter, who died on February 9, 2024, at the age of 95, saved many lives by dedicating his own to the fight against capital punishment, playing a pivotal role in banning the guillotine in 1981. AFP - LUDOVIC MARIN
廣告

此前,巴丹戴爾的遺孀表示不希望看到勒龐與梅郎雄兩位極端政黨黨魁或陣營人物出席國葬儀式。法新社指出,伊麗莎白-巴丹戴爾和她丈夫一樣,一直對極端主義進行直言不諱的批評,她與極右翼作鬥爭由來已久。但最近她也譴責法國極左派的"伊斯蘭-極左主義"擡頭,並指出,法國不屈服黨對反猶主義的擡頭負有“巨大”責任。

法新社寫道,巴丹戴爾1928 年 3 月 30 日出生於巴黎的一個從摩爾多瓦移民來的猶太家庭。在學習文學和法律並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學位後,成為巴黎律師協會的一名律師。隨後,作為一家著名律師事務所的聯合創始人,他曾為媒體或商界名人辯護,偶爾也會在刑事法庭上為罪犯辯護。巴丹戴爾的身材筆直、眉毛濃黑,1966 年與哲學家伊麗莎白·巴丹戴爾(她的娘家姓為布盧斯坦-布蘭切特)結婚,並育有 3 位子女。

巴丹戴爾生前作為社會黨總統密特朗的國璽守護者,他於在1981 年 10 月 9 日頒布了廢除死刑的法律,當時法國大多數人都支持這種最高刑罰。

事實上,作為《歐洲人權公約》倡導國,以及作為設立歐洲人權委員會和歐洲人權法院倡導國之一的法國,在1981年弗朗索瓦·密特朗組成新政府以前的若干年裡,卻是歐洲共同體內唯一適用死刑的國家。儘管法國宗教組織和左翼人士一直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地在為廢除死刑進行着不懈的鬥爭,但包括當時的總統和司法部長在內的政治家們卻固執地用“民意”守護着他們的政治本錢。

對此,巴丹戴爾清醒地看到,“做出廢除死刑的選擇已經完全是一個道義範疇的問題,但是,做出廢除死刑的決定則是政治性質”。

據法新社回顧說,巴丹戴爾反對死刑的鬥爭始於 1972 年 11 月 28 日的今天早上:他的一位客戶羅傑·邦坦普斯 (Roger Bontemps) 剛剛被處決,他是一起致命劫持人質事件的同謀。

2021 年,巴丹戴爾向法新社宣稱,這“讓人對你的正義願景產生質疑。那天早上黎明離開監獄時,我向自己發誓,我將一生與死刑作鬥爭。”

如今,在法國,巴丹戴爾雖因他在法律生涯中的人文主義而受到尊敬,但他長期以來一直是一位令人“討厭”的律師,因為他對罪犯的態度被認為是寬縱的。

最著名的例子是:1977年,他為被判處無期徒刑的兒童殺人犯帕特里克·亨利免遭死刑。 這一判決引起了社會憤怒和不理解。此後,又有五名男子在他的幫助下逃出了斷頭台。

從那時起,巴丹戴爾經常在辱罵聲中下走上法庭的台階,並收到恐嚇信。巴丹戴爾坦承“對於公眾輿論來說,我是刺客的律師。” 但對巴丹戴爾來說,自己是正義中的正義。

巴丹戴爾在擔任司法部長期間(1981年至1986年)進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取消國家安全法院和武裝力量常設法院(1981年8月); 廢除“反對打砸搶”法律和將同性戀作為輕罪的規定; 取消監獄中設立的高度安全區; 擴大協會在追究反人類罪和種族主義犯罪中的訴權(1985年1月); 他還提議研究和提交刑法典(拿破崙法典之一)修正案, 這項修正案雖經部長會議於1986年通過, 但由於1986年議會多數發生了變化,該修正案並未最後提交立法通過。

巴丹戴爾離開政府後,還曾擔任憲法委員會主席長達 9 年。作為1986年到1995年間憲法委員會主席,他因為執着鬥爭於取締死刑和讓失足者融入社會而聲名鵲起。同時他還廢除了關於涉及未成年人同性性行為的刑法條款,並發表了著作《新刑法》。

此後,巴丹戴爾仍然非常活躍,在 2000 年代致力於聯合國改革,並在社會黨總統奧朗德任期內致力於勞動法改革。

巴丹戴爾辭世那天正是法國國家司法學院學生宣誓就職儀式的日子,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學生一起為他默哀一分鐘。馬克龍盛讚巴丹戴爾是“世紀人物、共和良心、法國精神”。

享壽95歲的巴丹戴爾在世時也是眾多歷史和政治評論文章和書籍的作者。 例如《執行死刑》(1973年)、《自由、自由》(1976年)、《孔多塞——政治知識分子》(與夫人伊麗莎白.巴丹戴爾合撰)(1988年)、《自由和平等》(1989年)、《共和國監獄》(1992年)。羅貝爾·巴丹戴爾是法國廢除死刑的象徵,其回顧為在法國廢除死刑而奮鬥的歷程的著作《廢除死刑》於2000年獲得費米納評論獎。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