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觀察中國

中共當局所謂“中國方案”要輸出的,並非自由主義意識形態

發表時間:

拜登上台之後大力調整對歐政策,鼓吹“聯歐制中”,北京和歐洲的關係是否出現變化,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向大家介紹有關議題的分析評論。

美國務卿布林肯2021年3月3日在國務院發表講話,介紹拜登政府外交政策重點。
美國務卿布林肯2021年3月3日在國務院發表講話,介紹拜登政府外交政策重點。 REUTERS - POOL
廣告

台灣中國時報》的論稱:“從四方安全對話(Quad)、7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到慕尼黑安全會議(MSC),美國總統拜登及國務卿布林肯分別出擊,營造美國重建世界領導地位的強大聲勢,民主陣營深受鼓舞。不過,深入觀察卻可以發現,拜登建構全球制衡中國網絡的努力,存有結構性的障礙”“歐盟對中共濫用貿易體制、迫害人權、威脅網絡安全、獨斷擴張領土已有戒心,2019年3月發布的《歐盟─中國戰略展望》將中國定位為‘系統性競爭對手’。拜登政府的倡議基本上得到歐盟國家共鳴,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會議演講時,也強調大西洋兩岸合作擬定中國政策的必要性。”“但歐洲國家對於是否完全配合美國反中,仍有所保留,特別是中國於去年已取代美國成為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重大的商業利益使歐盟不願與中共敵對,加上歷經川普時期的慘痛教訓,歐盟更強調主權及‘戰略自主’。最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大西洋兩岸的國家利益與戰略目標並不完全一致,歐洲強調維護規則、制度與人權,偏重商業利益,對印太地區沒有安全承諾,而美中競爭有很大的政治安全因素,更無法脫離地緣政治中的強權對抗。”“G7今年的東道主英國原本順應美國策略,邀請澳洲、印度及南韓參與,企圖將G7擴大為‘民主10國’(D10),但南韓沒意願,加上德、法、認為針對性太強,不願將G7質變為反中集團,擴大計畫胎死腹中。”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的社論稱:“拜登上台後迅速推翻川普時代許多單邊政策,採取行動實現與歐洲和解,包括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重新強調多邊主義和人權、重加入世衛組織並承諾補繳積欠的2億美元會費,還誓言重新加入瓦解中的2015年與伊朗核協議。這些明顯對西方國家示好的動作,都為了表示美國回來了。美國回來了,歐洲固然歡迎,但美國回來,若是回來當老大,讓歐洲繼續當跟班,尤其要求歐洲死心踏地跟着美國抗中抗俄,除了已脫歐的英國願意聽從外,其他國家非常猶豫。他們不希望回到你決定,我遵循的年代,不想成為美國的政治工具,不希望捲入美中新的經濟冷戰。”“去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歐盟最重要貿易夥伴。而中國趕在拜登上任前幾天,與歐盟簽訂中歐投資協定,中國將對歐盟進一步開放市場,名義上是歐盟一致對抗當時川普政府的美國優先保護主義路線,實際上,他們是阻擋拜登聯歐制中的這步大棋。儘管當時拜登的准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曾推文,強烈暗示歐盟應暫緩簽訂該協定,但歐盟置若罔聞。”“儘管如此,歐洲遲早會面對在美中之間的選擇,即使他們現在可暫時靠遊走於美中之間,獲取短期利益。因為中共當局所謂中國方案要輸出的,並非自由主義意識形態;想開創的世界是一個與民主、人權背道而馳的世界,中國遲早會成為歐洲經濟的威脅。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