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英國大選在巨大懸念中舉行投票

發表時間:

英國國會大選今天舉行,4500多萬英國選民將前往各地投票站投票。從今天早晨當地時間6點開始,英國各地共5000個投票站已經開門,投票時間將延續到當天晚上9點鐘。這次英國大選被認為是1992年以來最激烈的一次選舉,儘管選前各方激烈拉票並舉行了三場電視辯論,也未能凸顯鹿死誰手的明朗態勢。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工黨現任首相布朗、保守黨領袖卡梅倫和自由民主黨黨魁克萊格自競選拉開帷幕以來五周內各自奮力一搏爭取選民;但民調顯示,三黨支持率相差不大,平均估計保守黨得票率大約35%,工黨得票率29%,自民黨得票率26%,差距僅在4%到9%之間。因此大選結局充滿懸念,鹿死誰手難見分曉,布朗、卡梅倫和克萊格誰將最終獲勝入主唐寧街,將是英國選民和政情觀察家最感興趣的事情。

按照選情觀察家們在投票前的估計,大選結局很有可能出現“三分天下”的態勢,傳統的兩大黨即工黨和保守黨都不能確保在國會取得多數,而崛起的自由民主黨很可能獲得相當的票席而成為左右這次大選的居間力量。已經連續執政13年的英國工黨,選前100多次民意調查均預測該黨這次大選將遭遇滑鐵盧。

據報道,這次英國各路黨派共有4149名候選人角逐下院650個席位。由於大選態勢選前極不明朗,三黨在激列的競選造勢活動中均處於不分輸贏的膠着狀態,而且大選破天荒地舉行了三場電視辯論,大大提升了民眾對選舉的關注,加上跑出一匹頭角亮麗的黑馬,原本默默無聞的第三大黨自民黨黨魁克萊格在競選中一鳴驚人,打破了以往保守黨和工黨爭奪天下的兩分格局,使得這屆英國大選熱度非同尋常,預料選民投票率可能不會低於上一屆大選時的61%投票率。

由於經歷13年執政之後工黨威望大幅消耗,保守黨趁虛而起的可能性大為增加。43歲的保守黨年輕領袖卡梅倫在民調中處於優勢,但領先幅度不大,似乎不足以在國會取得多數地位。至於59歲的工黨領袖布朗,雖然前後當過10年財政大臣、近3年首相,而且曾經和前任首相布萊爾並稱“工黨雙雄”,但在經歷長達13年工黨連續執政之後,他在民意眼中已經顯得有點老態龍鍾,民意支持率大跌。而新冒出來的黑馬自民黨黨魁克萊格,拉票手段極高,且在公共服務、社會事務、環境保護等問題上的主張比工黨更加“進取””,成了本屆大選的風雲人物。

因此這屆英國大選,最後結局極有可能形成“三分天下”的態勢,也就是三大黨都未能取得主宰國會的必要多數。英國幽默小報已經刊登了“國會大廈”被吊在空中的一幅漫畫,描繪了這種可能的結局。如果出現這樣的結局,那將是1974年以來英國政局從未有過的新局面,英國人把它戲稱為“hung Parliament”(“被吊起來的國會”)。

另外,這屆英國大選有8名華人參選,是歷來華人參選最多的一次。自上個世紀初第一批中國移民移居英國,華人移居英國的歷史已有一個多世紀。英國現在有華僑華人60多萬,但時至今日,英國下院650名議員中卻還沒有一個華人面孔。華裔候選人對英國各個政黨來說都是一個新鮮事物,如果這次有華人候選人勝出,將成為英國史上首位華裔議員。8名參選的華裔候選人也發出呼籲,希望華人選民在大選中積極投票,爭取融入主流社會;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華人候選人是保守黨的香港移民李澤文,他得到該黨領袖卡梅倫支持,成為熱門人選。

英國現行選舉制度採用的是單名投票一輪多數選舉制,這對現執政的工黨較為有利,即使工黨在大選中敗北,至少也能保住一定的席位。目前工黨在下院的席位是345席,保守黨193席,自民黨63席。而根據英國民調的預測,這次大選後,工黨議席可能降到272席,保守黨上升到270席,自民黨估計得79席。按此預測,則三黨議席均未達到326席的多數。這樣一來,夾在中間的自民黨將成為左右政局的力量。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