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人物特寫

泰國政治危機中的前總理:他信-西那瓦

發表時間:

廣告

2010年 5月底,剛剛武力平息了紅衫軍大規模抗議示威行動的泰國政府向前總理他信-西那瓦發出國際通緝令,指責他從事恐怖活動,與紅衫軍抗議行動中的暴力事件有染,並資助了紅衫軍示威活動。政府與抗議民眾此前持續了兩個多月的街頭對峙,從此轉向當政者與政變下台總理間在司法領域的新一輪較量。但是,關注泰國政局走向的分析人士中,很少有人相信,國際通緝、甚至逮捕前總理他信-西那瓦可以結束困擾泰國近年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危機。

的確,最近10年間,無論是在位,還是流亡,現年60歲的他信-西那瓦始終是泰國政治生活中不可忽視的人物。2001年初,他組建的泰愛泰黨在大選中獲勝,他信成為政府總理;2005年,泰愛泰黨再次贏得大選,他信連任成功,但已危機四起。2006年9月,他在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時,一場軍事政變阻斷了他的回國之路。此後的四年間,他雖然不得不遊走於世界各地,以逃避牢獄之苦,但卻始終困擾着泰國政局,每一次的動蕩都不難看到他的影子。不是反對他的黃衫軍示威,就是被看作是支持他的紅衫軍遊行。2006年,黃衫軍的大規模遊行促成了他信的垮台;但15個月的軍管政權沒能阻止他信的勢力於2007年底通過選舉重回政權;2008年5月起,黃衫軍與紅衫軍競相在街頭髮起大規模集會,幾個月後親他信政府終於垮台;但得力於黃衫軍支持的阿皮實政府上台伊始就已經面對紅衫軍一次又一次的集會。2010年3月起,紅衫軍再次走上首都街頭,示威遊行演變成街頭巷戰,並最終在血泊中收場。兩個月內,近90人喪生,近兩千人受傷。

他信個人的政治命運可以說折損於經濟利益與政治權力交織與混淆。他原本是泰國經濟起飛年代的“電信大亨”。90年代初期,他創建的西那瓦電腦服務與投資公司已經基本上壟斷了當時泰國的電視衛星天線和移動電話行業。商場得意的同時,他信對政治也萌生興趣。先後出任外長及副總理之後,他在1998年創建泰愛泰黨,用自己豐厚的財產,投入競選宣傳,並在2001年率領該黨取得議會選舉勝利,不僅達到了當總理的目標,而且成為泰國動蕩政壇上第一位走完四年任期的總理,也是第一位通過競選獲得連任的總理。但是,他信及其家族的財產不斷膨脹開始在民眾中引發以權謀私、貪污等嫌疑。2006年1月,已經是泰國首富的他信將西那瓦電腦服務與投資公司高價出售給新加坡公營企業淡馬錫,這是泰國有史以來涉及外資最大的企業併購案,但他信卻得以使由此獲得的大筆資金免除稅務。這一事件成為民怨爆發的導火索。同年4月,大批市民走上曼谷街頭示威抗議,最終促使他敗走麥城。

但是,他信-西那瓦的政治生涯也帶着濃厚的民粹色彩。他在生意場上的成功和要“敢想,敢幹”的口號都給97年金融危機衝擊下的泰國帶來某種振奮。1998年,他信創建泰愛泰黨之後,選民爭取目標主要面向廣大農村的窮苦農民。上台執政後,他推動建立了最低工資制度和社會保險制度,這使他在鄉村、在窮苦人中享有相當廣泛的支持。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因此把他與意大利既掌控國家龍頭企業,又擁有政治權力的貝魯斯科尼相比較,稱他是亞洲的貝魯斯科尼。不過,紅衫軍在曼谷市中心面對政府軍實槍實彈的時候,他們的偶像他信-西那瓦正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的豪華商店裡購物。

如果說支持或反對他信是最近四年泰國街頭此起彼伏的抗議示威活動的主軸的話,持續不斷的政治危機則遠遠超出了對他信-西那瓦個人品行的愛與憎。黃衫軍隊伍中集合了眾多的城市中產階層和金融界精英,他們也是國王普密蓬的支持者。他們選擇的黃顏色正是王室王權的象徵。而紅衫軍隊伍則大多來自鄉村,是被經濟起飛遺忘的人群。他們並不都是他信的支持者。紅黃兩色動輒人數過萬的大動員雖有政治操縱的嫌疑,而更多地反映着伴隨泰國經濟起飛而擴大的深層社會鴻溝。他信-西那瓦雖然是這些動蕩局面中的關鍵人物,卻遠不是長久緩解危機的良藥秘方。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