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亞洲周刊

中國法治大倒退 再現運動式執法

發表時間:

最新一期亞洲週刊的封面專題是:中國法治大倒退,再現運動式執法。重慶李莊案後,湖南爆出公捕公審大會,湖北法官馮繽身穿法袍上訪,六月啟動的全國嚴打整治行動讓「運動式執法」、「公檢法聯合辦案」死灰復燃。力抗司法逆流的學者賀衛方等認為,中國司法改革正在大倒退,政治制度中失去互相制約的機制。「三個至上」中,「黨的事業」在「憲法法律」之前,不再提「司法獨立」,而律師也要「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令中國法治陷入危機。

亞洲周刊
亞洲周刊 RFI
廣告

最新一期亞洲週刊的封面專題是什麼?

最新一期亞洲週刊的封面專題是:中國法治大倒退,再現運動式執法。重慶李莊案後,湖南爆出公捕公審大會,湖北法官馮繽身穿法袍上訪,六月啟動的全國嚴打整治行動讓「運動式執法」、「公檢法聯合辦案」死灰復燃。力抗司法逆流的學者賀衛方等認為,中國司法改革正在大倒退,政治制度中失去互相制約的機制。「三個至上」中,「黨的事業」在「憲法法律」之前,不再提「司法獨立」,而律師也要「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令中國法治陷入危機。

中國的法律專家如何看待中國現行的辯護制度?

亞洲週刊專訪:中國大律師張思之,他認為,李莊事件是中國現行辯護制度的一個怪胎,也是當代中國社會上層建築負面現象的集中袒露,律師和政法部門都有從「講司法」傾向「講政治」的倒退趨勢。

台灣的司法專家又如何看待中國大陸的司法?

在台灣做過法官和立法委員的謝啟大通過司法考試,拿到中國律師證,但辦案遭遇諸多困難,讓從小嚮往「一個中國」的她有點尷尬。但始終想著怎麼在中國大陸司法體制內發揮最大效用。

近年中國有那些司法倒退的例子?

2009年6月,福建維權人士範燕瓊、游精佑和吳華英因幫助上訪人士林秀英在網上發帖「申冤」而遭逮捕入獄。當地法院一直不予公開審理,並於2010年4月以「誹謗罪」判處範燕瓊有期徒刑兩年,吳華英、游精佑有期徒刑一年。2010年1月,為重慶涉黑人員辯護的北京律師李莊,因涉嫌偽證而被重慶中院一審判決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2010年7月,新疆維族知識分子海萊特被以「危害國家安全」的籠統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

除了封面專題外,最新一期亞洲週刊還有哪些精彩內容?

最新一期亞洲週刊重要內容還有:龍應台在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演講,以《文明的力量  從鄉愁到美麗島》為題,揭示台灣「中國夢」的破滅與嬗變、及民主化的艱辛歷程,期待中國大陸也以文明的力量崛起。

另外,亞洲週刊也專訪:日本新任駐華大使及北京、吉林、江蘇政府顧問丹羽宇一郎。日本政治外交舞台素有避諱親華色彩的潛規則,但丹羽宇一郎坦承是「愛國親華派」,引發日本國內爭議。他更主張從兩千年的久遠性來考慮中日關係,因為兩國是永遠無法搬家的鄰居。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