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經濟與貿易

食品價格亂飛引發革命

發表時間:

全球農產品價格飆升連帶食品價格高漲,嚴重影響民眾的日常生活,窮國民眾受到嚴重的衝擊。食品開支在不發達國家占家庭收入的60-80%,因此食品價格的飛漲可能導致這些國家的民眾造反。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埃及、約旦等國都因食品價格膨脹而出現民眾抗議。

廣告

大米以外的農作物價格飛漲

2011年1月中旬,除大米之外,幾乎所有農產品價格都在飛:芝加哥市場的小麥比去年6月漲了一倍,每噸接近250歐元;紐約市場的蔗糖每磅漲到33,35美分,接近1981年出現的最高紀錄;吉隆坡的毛棕櫚油每噸從去年1月的2600林吉特漲到現在的3600多林吉特。

但是經濟專家沙爾曼認為,讓農產品價格飛的原因並非市場投機炒作,也不是需求不穩,全球農產品需求每年穩步增加2%-3%,並無大起大落。那麼農產品價格亂飛的原因是什麼?法國《費加羅報》德拉謝納(Eric De La Chesnais) 分析出以下原因:

氣候災害比50年前多6倍

首先是氣候原因。據統計,現在的氣候災害比50年前多6倍。從去年到現在,全球 8大小麥出口國,有5個遭受天災。澳大利亞發大水,小麥出口前景黯淡;俄羅斯去年夏天的火災和乾旱迫使這個第三大小麥出口國凍結小麥出口;現在國際市場上只有美國和法國還有能力供應大量小麥,阿根廷也可以供應一些。

另外,蔗糖也是食品的基礎之一。然而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產糖國巴西和印度也因氣候問題減產,導致國際蔗糖供應萎縮,價格飛漲,直逼30年來的最高記錄。

生態燃料佔地

第二個原因是生態燃料佔去大量可耕土地。隨着石油價格飆升和各國為控制氣候變暖出台優惠稅務政策,大片的農田被用來生產綠色燃料農作物。這在巴西特別明顯。巴西4分之3的汽車可使用甘蔗提取的綠色燃料。美國的強項是玉米,美國三分之一的玉米被用來生產綠色燃料。正如法國前農業部長納雷(Henri Nallet)所說:一旦國際原油價格每桶超過80美元,生態燃料就變得有利可圖。於是,供應人類食用的穀類、油料和蔗糖就會減少。

城市蠶食耕地

第三個原因是城市建設蠶食耕地導致農作物耕種面積減少。隨着城市化進程加快,農用耕地不斷被城市吞噬。僅在法國,每7年就有相當一個省的耕地消失掉。當然法國的省與中國的概念不一樣,法國領土比中國小得多,卻有90多個省份。

地球人口快速增加

當然地球人口的快速增加也給糧食供應帶來壓力。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到2050年,地球人口將增加50%。同時,新崛起國家的飲食結構也在改變。專家米歇爾-布爾蒂耶(Michel Portier)說,新崛起國家的富裕階層將吃肉視為財富的外在表現,他們消費更多的肉類,而生產肉類需要更多的糧食。

食品漲價引發革命

由於以上種種原因,預計在北半球收穫季節之前,糧食價格很可能還會躥升。這對食品僅占家庭開支10-20%的發達國家衝擊不大。但在食品占家庭開支60-80%以上的發展中國家,就會導致民眾揭竿而起,成為革命導火線。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