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茉莉花革命”效應對世界格局的影響

發表時間:

北非國家突尼斯1月14日爆發的“茉莉花革命”,不僅導致 執政23年的總統本阿里逃亡沙特,宣告這個曾被稱為非洲"和平綠洲"的國家一個時代告終,而且突尼斯的“街頭運動”風潮早已越過國界,蔓延到鄰國的阿爾及利亞、埃及和也門等,這些與突尼斯有着幾乎同樣背景的北非及阿拉伯國家能否"複製"突尼斯抗議民眾的成功,“茉莉花革命”能否呈現更大規模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引起各界的密切關注。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首先是埃及。埃及30年來最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已持續數日。埃及抗議民眾不顧官方禁止遊行的禁令,也不畏1000多示威者被逮捕的事實,繼續走上街頭,挑戰穆巴拉克政權,要求結束警察專制。

埃及的情況與突尼斯十分接近:穆巴拉克與本阿里的背景一樣,都是長期執政,在位長達三十年。埃及雖經濟快速增長,但貧富差距懸殊,所以民眾都借突尼斯革命發酵影響到埃及的機會,宣洩心中的不滿。

來自埃及最新的消息說,曾擔任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的埃及改革派領袖巴拉迪周四返抵首都開羅,將參與反政府抗議活動。巴拉迪抵達後即表示,現在到了穆巴拉克下台的時候了。巴拉迪抵達開羅機場後,立即向他的支持者表示,現在是埃及歷史上的重要時刻。他甚至明確地向埃及當權者提出,必須尊重民眾對變革的渴望,絕不能對示威行動動用武力。

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巴拉迪在埃及民眾中擁有較高威信。去年,他在卸任國際原子能機構主席後就發起了主張埃及改革的政治運動,他還暗示,可能會參加今年的總統大選。巴拉迪在歸國後就表示,如果受到邀請,他隨時準備領導國家的轉型。

巴拉迪近日接受德國明鏡周刊訪問時就明確表示,埃及人民應該仿效突尼斯權力更迭和政壇劇變的變革模式,他說:突尼斯人民做得到,埃及人民也該跟進。

有分析人士稱,巴拉迪的歸來,勢必將鼓舞更多埃及民眾走上街頭。

茉莉花革命也影響到亞洲的也門。周四在也門首都薩那參加抗議集會的民眾達到約1.5萬人。抗議也門政府及相關政策的示威人群分布在薩那4個地點,安全部隊努力維持秩序,防止發生騷亂或衝突。

這是連日來薩那發生的最大規模抗議集會,由也門反對黨聯盟發起,參加者主要為反對黨成員及支持者。也門經濟低迷,失業率高,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引起民眾的普遍不滿。

當日,也門荷台達、舍卜瓦、焦夫等省份也爆發了規模在數千人左右的抗議示威遊行。

也門薩那等一些大城市接連發生示威遊行始於本月15日,即茉莉花革命的次日。雖然也門總統薩利赫發表電視講話,宣布他2013年完成第二個總統任期後不再謀求連任,但薩利赫1978年執政以來面臨的首次大規模政治抗爭並未因此中止。

此前除了數干名也門學生、政治活動家和反對派分子聚在也門首都的薩那大學要求總統薩利赫下台外,反對派還在南部港口城市亞丁舉行抗議示威,不僅要求總統辭職,還呼籲南北也門分治。

突尼斯劇變效應迅速蔓延,除了埃及、也門,約旦、摩洛哥和西非的毛里塔尼亞也發生類似突尼斯的自焚事件;約旦、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十幾個國家都不同程度地相繼出現反政府浪潮。

一向支持各國民主事業的美國,對於阿拉伯世界的反政府浪潮態度反而相對謹慎。美國在呼籲各國政府尊重民主,解決民生問題實施改革的同時,強調將繼續與這些國家的政府進行合作。美國的上述態度被解讀為希望阿拉伯世界儘早穩定,以避免影響到美國在中東以及北非的地緣政治布局,從而繼續維護美國在擁有能源利益的中東及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力。

總之此次這次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效應到底會對世界政局產生何種更深遠的影響,人們還將拭目以待。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