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美歐干預 埃及局勢漸趨明朗

發表時間:

愈演愈烈的埃及局勢繼續受到國際社會的密切關注。在四面楚歌的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發表講話,拒絕百萬抗議民眾要他立刻下台的要求,宣布將繼續留任到秋季任期屆滿之後,埃及首都開羅周三又有數千民眾走上街頭,繼續抗議示威,大有"不立即趕走穆巴拉克誓不罷休"的決心。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從82歲的穆巴拉克十分鐘的電視演說中,似乎看不出他在埃及百萬民眾示威的壓力下做出了什麼實質性的妥協。

穆巴拉克表情嚴肅,語氣堅定,他甚至堅稱就算沒有抗議,他也不尋求在9月競選第六任總統。所以雖然穆巴拉克做了不少承諾,比如將在剩餘的任期內,採取必要措施,確保政權平穩過渡;敦促國會修改憲法中有關總統競選人資格和任期的條款;推進政府各項工作,滿足人民的合法要求;監督司法機構採取措施懲治貪腐等。但周三埃及民眾進行大規模示威,以及在亞歷山大爆發的抗議者和支持政府者的衝突,表明只有穆巴拉克立即交出政權,才可能化解大規模抗議造成的緊張局勢。

目前能影響到埃及局勢的兩大因素一是埃及國內軍方的態度和動作,再就是美國及國際社會的壓力。

我們知道,導致埃及局勢演變至今的導火索是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但其深層原因仍是埃及在30年的穆巴拉克治下,貪瀆橫行、處處高壓,民眾生活困難,社會貧富不均。而穆巴拉克維護其長治久安的主要靠山即是軍隊。

據說,美國每年援助給埃及的十五億美元當中,軍方拿最多。加上穆巴拉克自己就是空軍出身,三十年來不斷地拉攏軍隊將領。所以軍方在這場危機中的態度就變得十分微妙。

目前埃及軍方出動坦克和部隊,部署在開羅民眾示威的主要場所“解放廣場”四周。據最新的消息說,軍方周三在開羅市中心反政府示威活動主要場所開槍警告,試圖終止造成數十人受傷的支持政府示威群眾與反政府示威群眾的衝突。支持政府的民眾僅500多人,與成千上萬抗議者相差懸殊。軍隊開槍舉動,獲得反政府示威群眾的歡迎。

此前,埃及軍方曾明確表示,示威民眾提出的是合理要求,軍方不會對他們開槍。不過,周三示威群眾對軍隊方面有關"離開街頭、結束示威"的要求視若無睹,所以暫時並不排除軍民有爆發對峙衝突的可能。

另一方面,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埃及這場民眾示威的危機中的態度也終於逐漸明朗起來。

我們知道,在卡特促成以埃和平之後,美埃關係十分密切,埃及也成為美國在中東的主要盟友。

這次埃及爆發反政府抗議後,有分析形容說,美國高層如坐針氈,每次發言都小心翼翼,既不敢明講穆巴拉克應該下台,又得要求埃及政府不可鎮壓群眾。

埃及政治危機確實讓美國陷入兩難,一邊是支持民主的示威群眾;一邊是在中東和平、反恐問題上一直力挺美國的盟友穆巴拉克。而美國後來態度逐漸明朗,比如公開呼籲穆巴拉克廢除《緊急狀態法》,讓人民享有集會、結社和言論自由,這些都似乎顯示奧巴馬確實要棄穆巴拉克於不顧了。因為如埃及亂局再拖下去,對美國只會越來越不利:不僅埃及會亂,整個中東可能也會跟着大亂,殃及到美國的另一個盟友約旦。

美國態度轉變之後,國際間促穆巴拉克下台的壓力也與日俱增。法國總統薩科齊在奧巴馬後,也呼籲埃及立即實施平穩過渡;英國首相卡梅倫也口徑一致地表示,埃及的政權過渡必須迅速,英方支持埃及人爭取自由及民主。此外,歐盟也呼籲埃及將權力有序過渡到民主體制。

如風中殘燭的穆巴拉克政權倒台大勢已去。後穆巴拉克的埃及如何重建,對中東乃至世界格局會產生何種影響,值得我們密切關注。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