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北一周

台灣政府打炒房政策成為馬英九連任試金石

發表時間:

台灣政府這兩天推出一部新法律,打算課徵「奢侈稅」,引起廣泛矚目,所謂「奢侈稅」是什麼意思?會有哪些物品必須課徵奢侈稅?

台北一周
台北一周 RFI
廣告

這幾天,「奢侈稅」可以說是台灣最熱門的話題了,課徵的項目包括房地產、高級轎車、飛機、直升機、遊艇、珊瑚、象牙等等,另外還有高爾夫球或俱樂部的入會費。就以房地產來說,依據台灣財政部最新數據,未來房地產交易時,只要不屬於自用住宅,在兩年內就轉手的,要課徵售價10%的「特別銷售稅」,一年內就轉手的,更要課徵售價15%的「特別銷售稅」,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奢侈稅。另外比如說,買一輛名貴轎車,價格在新台幣300萬元以上,或加入一個俱樂部,入會費在新台幣50萬元以上,也都要課徵10%的奢侈稅。預計今年七月一日開始實施。

據說,在研議課徵奢侈稅的過程中,「不動產」這一部分,台灣輿論界討論最熱烈,爭議也最大,為什麼呢?

主要是因為台灣幾個比較大的都市,尤其是台北都會區,這幾年來,房價漲得太離譜,連台北市周邊的衛星城市,像永和、板橋等,一棟三房兩廳的新住宅,大約要新台幣1500萬元,和人民的所得收入不成比例,年輕人進入社會工作後,想存錢買一戶自己的「蝸牛殼」難如登天,造成民怨,執政者如果對這種現象不聞不問,下次選舉難保不翻盤。而這次奢侈稅裡面有關不動產的規定,主要的目的就是在「打炒房」以及「打炒地皮」,因為在台灣,一般自用住宅,平均轉手的年限大約十年,但有些手上有閑錢的投資客或財團,不斷短期買進賣出,賺取差價,每轉手一次就墊高一次價錢,連帶影響周邊房價行情,可以說是房價高漲的「黑手」,也是政府這次要打擊的對象。

課徵「奢侈稅」來打擊房地產投資客,會有效果嗎?

從建築業者或房屋中介業者這次的反應就知道,台灣政府這次是打到要害了,因為從奢侈稅的消息一傳出來到現在,短短一個多禮拜,台灣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明顯變化,看屋的人減少,議價空間變大,投資客手上的房屋競相脫手,甚至削價求售,高房價已經開始動搖,房地產業者估計,房地產投資業界即將出現一波「逃命潮」。從這些初步的現象看起來,台灣政府這次打炒房的措施應該會收到效果。另外,台灣的銀行業者也認為,如果政府繼續放任建商和投機客炒作,房地產最後一定會泡沫化,到時候不止銀行要倒閉,整個經濟都會崩盤,日本「房市泡沫」破滅到現在二十年了,經濟一直都起不來,就是前車之鑒。

大陸和香港也都已經實施「打房」措施,台灣這項措施預計什麼時候正式開始呢?

對,在「打炒房」措施上,台灣其實已經落在大陸和香港後面,按照財政部的立法計畫,這個月內會送到立法院,希望最快在七月以前正式通過實施。目前台灣社會對於「打炒房」的措施是媒體和基層百姓大多支持,學者和銀行也大多贊成,總統馬英九前幾天也出面力挺這項法案,只有建築界大力反對,看起來實施的可能性很高。但也有很多人擔心,建築界財力雄厚,常常是立法委員的背後金主,未來這個叫做「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的法律送到立法院,萬一受到立委杯葛無法通過,或是被七折八扣,以至於炒作房地產仍然不受規範,將影響到台灣社會公平正義的實施。台灣媒體分析甚至認為,如果馬英九總統無法以黨主席身分有效號令黨籍立委通過這個法案,明年的總統選舉勢必受到衝擊,也就是說,台灣這次要推出的奢侈稅法案,可能將成為馬英九總統能否連任成功的試金石,影響之大,值得全球華人拭目以待。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