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時事觀察

戈爾巴喬夫的近況

發表時間:

二十年前啟動俄羅斯民主改革而推動東歐轉型的前蘇聯末代總書記戈爾巴喬夫,現在怎麼樣了呢?蘇聯解體二十年後,這位被認為促成歷史發生轉變的人物名聲在外,在俄羅斯卻四處不討好。最近(3月2日),他剛剛度過了八十大壽。這位被譽為“冷戰終結者”的老人收到西方各國政要發來的生日賀電,也獲得了克里姆林宮頒發的俄羅斯最高榮譽“聖•安德魯勳章”;官方電視台還播放了他政治生涯的資料片。但他始終不被國人理解,懷舊的人把他視為導致蘇聯解體的歷史罪人,而普通人則經常把他當作茶餘飯後編織政治順口溜的笑料。

L'ex-président soviétique Mikhaïl  Gorbatchev, à Moscou, le 21 février 2011.
L'ex-président soviétique Mikhaïl Gorbatchev, à Moscou, le 21 février 2011. Reuters/Sergei Karpukhin
廣告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1931年3月2日出生在俄羅斯南部斯塔夫羅波爾地區,父親是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直到現在,他還經常回想起年輕的時候,他和父親在南方一個偏僻的集體農莊駕駛收割機勞動的情景。戈爾巴喬夫於1985年5月11日當選為蘇聯最年輕的蘇共中央總書記。他在職時期在蘇聯推行稱為“新思維”和政治“透明化”的民主改革,最終導致蘇聯解體及冷戰的結束,為此於 1990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1990年他曾經短暫擔任蘇聯總統,1991年12月25日獨立國家聯合體成立後,他宣布辭職,蘇聯正式解體。

為了表達官方對戈爾巴喬夫的敬意,總統梅德韋傑夫特地在3月2日戈爾巴喬夫八十壽辰這天,請他到位於莫斯科郊外的總統官邸,親自向他頒發了“聖•安德魯勳章”,以表彰他對國家做出的傑出貢獻。梅德維傑夫在向戈爾巴喬夫授勳時說:“您領導國家渡過了一個艱難的時期,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雖然對於結果有不同的看法,但您為國家作出的艱辛努力,沒有人能夠懷疑。”

授勳之後,梅德韋傑夫還開香檳為戈爾巴喬夫慶賀。隨後二人坐下來一邊喝茶一邊聊天。戈爾巴喬夫說,他自己身體有很多毛病,也許接受勳章之後不久,就該接受“弔唁”了。梅德韋傑夫回答說:“哪裡哪裡,像你這麼一個精神飽滿又善於保養的人,怎麼可能呢!”

俄羅斯總理普京也給戈爾巴喬夫發了生日賀信,信中讚揚說:“您是俄羅斯乃至世界上最知名的國家領導人之一,您的工作不僅影響了世界歷史的進程,還提升了俄羅斯的聲譽。”

但是在人們看來,無論是梅德韋傑夫的恭維話還是普京的賀詞,都不是真心的,只是出於禮節或循政治慣例。因為這兩個今日掌握實權的俄羅斯領導人,並不覺得戈爾巴喬夫是俄羅斯的歷史功臣。

譬如2009年歐洲慶祝“柏林牆”倒塌20周年時,梅德韋傑夫對德國人把“柏林牆”倒塌歸功於戈爾巴喬夫很不以為然。他當時對德國明鏡周刊記者說:“在德國和許多歐洲國家,戈爾巴喬夫是一個正面形象,認為他對歐洲統一有很大貢獻;但是在我們俄羅斯,人們對戈爾巴喬夫的功過看法不一樣,因為我們的國家就是在他執政下解體的。這樣的看法對不對,只能留給歷史學家去判斷了,但在那個時期很多俄羅斯人覺得自己失去了國家,成為歷史的受害者,這是事實。”

普京也不喜歡戈爾巴喬夫。談到20年前的東歐事變時,普京曾經認為前蘇聯的解體是“20世紀地緣政治最大的災難”。在他看來這場災難的製造者不是別人,就是戈爾巴喬夫。

多年來,戈爾巴喬夫一直是批評普京等俄羅斯當政者最嚴厲的人之一。就在生日當天,他接受媒體採訪時還直言相向,建議普京不要再尋求競選總統。他諷刺說,如果2012年普京再次當選總統,俄羅斯人民可不願意像羊群那樣,老是被同一個牧羊人十幾年趕着走。他甚至說,今日在俄羅斯掌權的是一群“富有而又墮落”的政客。他透露說,他最近政治上遭遇的一個挫折是組黨受阻。據他描述,主管官員對他說:“您好好過您的日子吧,組什麼黨?我們不會給您登記的!”

當年,戈爾巴喬夫的經濟改革雖然失敗了,但它結束了斯大林模式的計畫經濟和那種僵死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對於今日相當大一部分俄羅斯人把他推動改革視為導致蘇聯“亡國”,戈爾巴喬夫感到內心苦澀。他認為,很多俄羅斯人至今尚不理解他當年啟動改革留下的政治遺產意義,因為在許多人的記憶里,那次改革只有“苦難、匱乏和商店貨架空空”,好像沒有帶來什麼;而實際上,沒有那次改革就不可能有隨後而來的政治轉型和俄羅斯的自由。戈爾巴喬夫批評今天俄羅斯的民主進程出現停滯,政治中滲透金錢和腐敗,他甚至認為一些跡象令人懷疑一黨專制的想法似乎希望死灰復燃,呼籲人民珍惜得到的一切。

八十大壽那天,戈爾巴喬夫在家人陪伴下,在莫斯科一個商業中心的大廳宴請前來祝壽的賓客大約300人,人數不算少,氣氛也熱烈,但沒有多少政要和名人給他捧場。向來對他冷漠無情的俄羅斯媒體刊發了他的一些採訪錄,但對他的歷史功過不肯褒貶一言。

還是美國前總統老布什有感情,向他的老朋友戈爾巴喬夫轉達了祝福。不久就到87歲的老布什在賀信中說:“請一定代為轉告戈爾巴喬夫,80歲完全不可怕,對他來說根本算不上老,我希望能很快見到他。”前美國駐俄大使傑克•馬特羅克也向戈爾巴喬夫祝賀生日,稱讚他“為造福全人類而改變了世界,結束了冷戰。”總之,西方媒體一致稱讚戈爾巴喬夫是一個偉大政治家,尤其讚揚他結束冷戰,為世界和平做出了貢獻。

但在俄羅斯,多數人對戈爾巴喬夫不抱好感。就在他八十大壽前夕,俄羅斯Levada獨立民調機構公布的一項民調顯示,對戈爾巴喬夫當年改革持肯定看法的人只有18%,而對他懷抱好感的人還不到14%。激進的人指責戈爾巴喬夫當年的改革不徹底,不僅拒絕修改蘇聯一黨專政的憲法,最後還企圖挽救破裂的蘇聯。懷舊者則怪他在1991年搞垮了強大的蘇聯。年輕一代嫌他那一套政治詞彙過於老化,把他視為一個“落伍者”,一個囉里囉唆的老頭子。而嗜酒如命的俄羅斯人,對他主張限制飲酒很反感。甚至人權捍衛者也不喜歡他,因為在戈爾巴喬夫擔任末代蘇共總書記時,還有異議人士被捕入獄或送往古拉格。不過人們可能忽視了,在那個開始變化的時代許多事情都有一個過程,正是在戈爾巴喬夫時代,蘇聯開始釋放政治犯,包括著名異議人士薩哈洛夫。

由此可見,雖然冷戰已經結束,東西方政治文化的分野以及對歷史的認同在一些人的心裡還是有一道鴻溝,尤其在俄羅斯。西方民意把戈爾巴喬夫視為偉大的“冷戰終結者”,而許多俄羅斯人(尤其那些懷舊者)至今仍把戈爾巴喬夫視為把列寧締造的蘇聯國家弄垮了的歷史罪人。

不過戈爾巴喬夫並不在意人們怎麼看他。他前不久接受《共青團真理報》採訪時表示,對他來說“戰鬥還沒有結束”,他相信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會理解他。談到自己的私生活,戈爾巴喬夫說,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是與妻子拉依莎相遇,共同生活了46年;他自己從沒想到能活這麼久,妻子過世(1999年)後,活不活對他來說已經無所謂了。

據他最近透露,1990年他獲諾貝爾和平獎,當時的獎金是400萬瑞典克朗(相當於現在的45萬歐元),他一分錢都沒有留下,一部分捐獻給了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事故受害者設立的醫院,另一部分捐獻給哈薩克斯坦的環保事業,用於挽救瀕臨乾枯的阿拉爾海(Mer d’Aral)。這座地處烏茲別克和哈薩克之間的世界上第四大淡水湖,過去30年間湖水面積已經縮小了60%;最近四五年,阿拉爾海更失去了東面80%的湖水面積。至於烏克蘭境內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爆炸並造成前所未有的放射性泄漏,是在1986年4月,正好是戈爾巴喬夫當選蘇共總書記後的第二年,這也是人類自核工業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核事故。

戈爾巴喬夫表示,他從未後悔當年在蘇聯的改革。他認為,他在任時蘇聯推行的政治民主化,給了人民敢於說出自己想法的自由,因為在此之前,蘇聯人生活在恐怖之中,只能在廚房裡、在收音機的音樂聲和吸塵器的噪音中,才敢談論自己的想法。他回憶說,當年改革之時,蘇聯首次出現黨的內部會議公開電視直播,人們每次都匆匆忙忙趕回家觀看,大街上、電影院和劇院里的人變得少了,因為蘇聯民眾過去從來沒有過真正的知情權。當時民主化改革給了蘇聯公民以基本人權和自由。

雖然戈爾巴喬夫3月2日在莫斯科的八十壽辰慶祝晚會冷冷清清,但他還有機會補救一下,本月底(3月30日)倫敦將有一場專為他舉辦的據說頗為盛大的歌舞晚會,除了為他慶賀生日之外,還將以戈爾巴喬夫的名義設立一個“改變世界者”獎,並舉行首次頒獎典禮。看來,戈爾巴喬夫不僅以“冷戰終結者”的偉名令世人景仰,而且還將以“改變世界者”的美名流芳百世,也許除了俄羅斯以外。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