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今日歐洲

非洲民主訴求的春天

發表時間:

以科特迪瓦總統選舉持續引發的政治危機為標誌,非洲大陸不少國家都陷入動蕩的局面。非洲的不安不僅有政治選舉引發,更有民眾反對政府長期獨裁,爭取民主自由的反抗示威所推動。在目前北非利比亞,摩洛哥,阿爾及利亞,也門等國的茉莉花革命浪潮影響下,非洲其他國家是否也有可能發生茉莉花革命,正在越來越多引起關注。無論如何,由不少國家都發生民眾起來示威爭取民主與自由的事件,非洲之春的說法已經躍上檯面。

廣告

現在全世界有別於聚焦利比亞危機和日本核污染問題的另一個關注點正在定格在哥特迪瓦。科特迪瓦從去年11月28日舉行總統第二輪投票以來,就持續陷入政治危機。該國總統選舉充滿暴力,投票被指控賄賂與舞弊。卸任總統加博競選連任,與前總理瓦塔拉競爭。雖然投票結果被聯合國以及歐美和非洲在內的國際社會公認為加博失利,應由瓦塔拉當選,但是加博拒絕放權,以至於使科特迪瓦四個多月以來處於兩個總統,兩個政府的政治危機狀態。最近一次的聯合國安理會就科特迪瓦的問題的決議案第1975號決議案要求加博放棄總統職位,並對加博以及加博的追隨者提出制裁。決議案呼籲各方停火。

科特迪瓦支持瓦塔拉的力量,被評價為反對派力量。反對派在大選之後持續的示威,不僅抗議加博政權的舞弊與暴利恐嚇,而且也爭取選舉的透明與權利。這樣的示威反抗發展到今天的最後決戰。從首都阿比讓的總統府到西部城市迪埃奎,激戰都到了最為緊張也是最後的時刻,因為幾乎該國全體軍隊力量,警憲力量都已經拋棄加博而支持瓦塔拉。瓦塔拉在持續數月的示威抗爭之後決定武裝進攻,被認為是非洲抗爭的一種模式。雖然事關 國家權利之爭,卻含有民眾反對加博政府腐敗獨裁,保護投票果實的意義。雖然加博也是經民選上台,可是對他的各種指控從來沒有斷絕,加博已經被大部分選民拋棄。瓦塔拉曾經希望避免爭取當選權利的路上鋪滿鮮血與屍體而拒絕內戰。哥特迪瓦局勢就要發生巨變,這個維護民主權利和選舉透明結果的抗爭,將在非洲大陸產生深遠的影響。

另一個非洲大國塞內加爾的民眾抗議也正在擴大在國際上的影響。塞內加爾總統瓦德因為要把總統權位讓給他的兒子引發全國各界的不滿,即使在瓦德的執政支持者中間,也遭到反對。多次各種規模的示威都被防堵鎮壓,一些反對派領袖遭到傳訊。塞內加爾總統瓦德從2000年2月當選,連續執政兩屆任期,下一屆總統選舉定於明年2月舉行。執政已有10年的瓦德領導的民主黨,在議會中佔有絕對多數。雖然瓦德從2000年開始以民主改革與開放吸引民眾支持,在選舉中打敗桑德爾和迪烏夫領導先後執政40年的社會黨統治;但是瓦德政府民主改革的道路並沒有走多遠,瓦德遭到反對黨相同的批評,其中獨裁與腐敗是最多的指控。多年來瓦德採取強硬手段壓制反對派力量,激化了民間與政府之間的矛盾,抗議事件不斷發生。不久前反對派發起的全國性靜走示威,被當局以陰謀政變的指控而鎮壓。呼籲並組織示威的各個反對黨聯盟領袖遭到警方與司法的騷擾。

剛剛過去的3月,塞內加爾民間不滿愈加明顯,已經有3起絕望民眾在瓦德的總統府門前鐵柵欄自殺,其中一起發生在3月 15日,一名出租汽車司機因遭受欺凌投訴無門絕望而開車撞擊總統府鐵柵欄自殺。稍早前另外兩位民眾分別在總統府前自焚抗議不公。連續的民眾絕望的抗議行為,在全國引起反響。民眾不滿同全國普遍反對瓦德希望由他的兒子競選繼任總統世襲計畫相輔相連,使塞內加爾非常不平靜,更大的全國示威抗議被警告隨時發生。

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尼日利亞騷動不止,三個選舉投票引發各種不安。應當在4月2日進行的立法選舉被臨時於預計投票的前晚才決定推後到4月4日舉行,理由是選票沒有及時運送到首都以及近10個州和重要城市。而4月4日,議會選舉的投票再次被決定推遲,推遲到4月9日。但按原選舉計畫,議會選舉後緊接着應當舉行總統選舉投票,日期為4月9日。現在沒有人知道議會選舉同總統選舉會不會如期舉行。總統選舉競選讓該國陷入暴力不斷的恐怖局勢。反對黨不斷譴責執政當局壓制反對派,暴力鎮壓任何不同的聲音,全部競選活動都在流血的陰影下展開。針對議會選舉投票被推遲,反對派指控執政黨舞弊,破壞選舉。但接下來的總統選舉是否也被推遲並不確定。按照分析,尼日利亞選舉其實結果選前就基本定局,因為執政黨與反對黨力量根本不成對比。該國雖然石油豐富,但長期被軍政府獨裁霸佔,民眾生活貧困。剛剛開始只有10年的民選政府,也被指控實際上是軍方操控。現任執政府在上屆選舉中就被國際獨立監督觀察指控舞弊上台。但是,儘管該國政治氣候艱難,民眾反抗示威從沒有間斷。選舉不僅激化政治上的對立加劇,因權利分配又引發新的民族與部落之間的衝突。在大選期間,尼日利亞動蕩不安尤其加重,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

貝寧總統大選引發的政治危機並沒有由於該國憲法委員會最後裁定亞伊連選連任而結束,相反反對派領袖,競選總統候選人阿德里安洪貝吉則號召民眾上街示威,抗議作弊總統竊取投票勝利。阿德里安洪貝吉在上一屆2006年總統選舉中就指控不公但最終接受選舉結果。但這一次他號召選民同他一起上街示威抗議。貝寧大選引發多次抗議示,新的全國性示威將會讓該國局勢更為動蕩。

乍得面臨總統大選。定於4月23日投票的選舉極有可能遭到上屆選舉被反對派領袖多名候選人集體抵制的命運。今年一共有6名候選人競選總統,包括卸任總統伊德里斯代比競選連任。反對派候選人指控政府操縱競選與選舉規則。在解決登記選民只有470萬但實際選民多達600萬的問題上,現任總統代比與反對派分歧很大。另外反對黨聯合指控執政府打壓反對黨,競選氣氛緊張而時有暴力。反對派多年來不斷組織抗議,號召示威。可以預見,被抵制的選舉將意味着新的全國抗議。

津巴布韋政治氣候也越發緊張,現總統穆加貝被指控臨近大選前更加強了對反對派的逮捕鎮壓措施。反對派以及國際人權機構譴責津巴布韋當局嚴重踐踏人權。津巴布韋警方最近逮捕議會中支持反對派領袖茲萬吉拉伊的議員,持不同觀點的記者,政治活動家都遭判刑入獄,而且當局對改變立場支持反對派的前政府官員一樣採取強硬的鎮壓手段。儘管這樣,津巴布韋民眾抗議活動仍然不斷發生。

中非共和國剛剛舉行議會選舉。3月27日的第二輪投票遭到反對黨集體抵制。執政黨全部拿下議會的結果將毫無疑問。但反對黨持續指控總統弗朗索瓦博齊澤領導的執政黨打壓反對黨和選舉作弊。按照該國憲法,選舉結果應該在一個星期內公布,憲法委員會也應當在15天之內批准。但是當地消息說,當局擔心公布反對派抵制的選舉結果,將遭致全國性更大規模的抗議。

還有一些非洲國家也發生民眾抗議政府的示威事件被報道。實際上,已經有新聞評論指出,目前雖然並沒有非洲大陸其他國家發生茉莉花革命說法,可是非洲許多國家不斷發生民眾示威,不僅有民主自由的訴求,有維權的意義,同時也對各國執政府形成巨大的衝擊與壓力,其形式與性質與北非以及中東地區的茉莉花革命都有極其相似的地方。非洲各國都小心應對任何民眾不滿的示威,許多非洲國家政府都主動提出新的民主許諾。如果說非洲還沒有普遍受到茉莉花革命的衝擊,但非洲各國當局不會忽視,正是突尼斯一名普通的民眾絕望的抗議行為,引發了震撼世界的茉莉花革命。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