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各國呼籲警惕蓋達組織報復

發表時間:

全球通緝的恐怖主義頭子本拉登被美國特種部隊擊斃之後,世界各國領導人一致歡呼這是國際反恐的一大勝利,一些恐怖事件多發國家也因此而鬆了一口氣。但是,由於擔心蓋達組織報復,全球反恐隨即升級。美國已向全球各地美國公民發布了安全警訊。許多國家的反恐諜報機構也相繼發出通知,呼籲各國警惕蓋達組織的報復行動。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全球恐怖主義頭號象徵人物、2001年美國“911事件”主謀本拉登,是5月1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附近的一幢豪宅,被美軍特種部隊一支行動隊擊斃的,他的遺體隨即放入海中海葬,從而結束了美國對這位蓋達恐怖組織首腦長達10年的追捕,而這個在“911事件”後東躲西藏的神奇人物也以令人震驚的結局收場。

全球領導人紛紛表示,本拉登之死大快人心,但也警告說,長期反恐戰爭仍遠未結束,蓋達組織可能重整旗鼓發動反擊。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宣布美軍特種部隊擊斃這名全球頭號通緝犯時說:“正義終於得到伸張。”美國前總統小布什(George W.Bush)也讚揚這是一個“重大”成就。擊斃本拉登的消息傳出後,美國“911事件”死難者的家屬立即在紐約歡呼,表達他們的高興心情。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認為,這是全球反恐鬥爭的一個“轉折點”。

但是許多分析家認為,美軍特種部隊擊斃本拉登大抵僅具象徵意義,因為據信經歷這麼多年後,本拉登已經無力控制全球各地眾多蓋達組織分支及發布作戰指令了。但是本拉登之死,給全球反恐預應增加了新的壓力。

由於擔心蓋達組織報復,美國第二天旋即向全球各地美國公民發出安全警訊。美國總統奧巴馬錶示,“無疑,蓋達組織將會持續尋求對我們發動攻擊”,美國必須保持“警惕”。美國官員承認,在這次突擊行動後,由於蓋達組織勢必會尋求報復,美國面臨的恐怖威脅可能因此升高。

美國國務院向所有美國公民發布的全球旅遊警告說,本拉登死後,一些地方可能爆發反美暴力行為。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帕內塔指出,這次“我們給敵人以致命一擊,但幾乎可以肯定,恐怖分子會進行報復”。國際刑警組織也認為“恐怖風險加劇了”。

就在本拉登被擊斃的第二天,巴基斯坦境內的塔利班揚言將攻擊政府領導人,包括總統紮達里、巴基斯坦軍隊和美國。塔利班運動發言人伊赫桑(Ehsanullah Ehsan昨天透過電話對路透社說,巴基斯坦總統紮達里和軍隊將是他們發動報復攻擊的首要目標;美國將是第二個目標。

從昨天起,許多國家都提高了反恐警戒級別。歐洲國家也不例外,法國總理菲永昨天晚上宣布,政府已指示法國各大使領館及駐外機構加強保安措施,並要求法國公民暫時不要前往恐怖主義風險高的地區。與此同時,法國本土繼續維持反恐警戒最高級別。英國也證實,它已在全球各地的英國大使館採取額外防範措施。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表示,恐怖主義仍會持續對安全造成直接威脅,因此國際合作反恐仍是當前的重要課題。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說,雖然美軍突擊殺死了本拉登,但恐怖主義對國際社會的穩定和安全仍存在直接威脅。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也認為,必須保持高度警惕,蓋達組織仍有可能進行報復,而且是個嚴重的威脅。

而令歐洲人惶惶不安的是,維基解密(WikiLeaks)上周透露,“911事件”主嫌穆罕默德(Khalid Sheikh Mohammed)曾經告訴美國偵訊人員,蓋達組織已經在歐洲藏匿一枚核彈,如果本拉登遭到逮捕,將引爆“核子地獄風暴”。

另有分析指出,美軍特種部隊擊斃蓋達組織頭號人物本拉登後,該組織第二號人物、埃及外科醫生紮瓦希里(Ayman al-Zawahri)成為可能接替本拉登的人選。美國聯邦調查局已將反恐通緝名單加以更新,其網站的本拉登照片上方,現添加了紅底白字的“死亡”(deceased)字樣;但在9名通緝要犯名單上,現排在首位的是赫赫有名的本拉登副手紮瓦希里。紮瓦希里被形容是蓋達主管組織事務的最高幹部,也是本拉登最親近的顧問。他很有可能成為蓋達組織新的恐怖主義頭子。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