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日本首相菅直人上周四向黨內公開表明同意在適當時期辭職,挽回了他所領導的執政民主黨可能有近90名議員在國會投票中,贊成在野黨提出的“內閣不信任案”,使他面臨的被罷免危機。他說:“為了民主黨不被破壞、為了不把政權拱手讓給自民黨,我願意在抗災取得一定成果的時期,向年輕一代承擔各種責任”。

廣告

菅直人這段話的內容就是他與前首相鳩山由紀夫達成的書面妥協協議,因為沒有“辭職”兩個字,雙方也沒簽名,被日本傳媒形容為一份沒有約束力的《備忘錄》。

曖昧,本來就是日本文化的一種,這份曖昧的辭職《備忘錄》,在日本國會當天否決“內閣不信任案”起,就成為菅直人和鳩山的“羅生門”。菅直人當晚在記者會上被記者再三追問他認定的“一定成果時期”是什麼時候時,先說“一般來看,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處理工程表完成第二階段是一個成果”,又說“外國的總統一般任期是4年,這說明了政權所需的基本期間”。按照東京電力公司宣布的處理事故工程表,完成第二階段是明年1月;菅直人執政了1年,如按4年來算,他還可能執政3年。

在野黨嘲笑說,菅直人表明辭職的曖昧,實質是宣告繼續執政。黨內各派也圍繞什麼是菅直人辭職的適當時期爭論,其中當屬鳩山的反應最激烈,他說:“遵守口頭清楚達成的協議是當然的事,做不到就是欺詐師”。鳩山認為6月底國會成立援助救災的財政補充預算案就是“一定成果時期”,菅直人就應辭職。

這個口頭協議的“羅生門”誰是誰非,草擬《備忘錄》的防衛大臣北澤俊美和鳩山親信、前官房長官平野博文沉默,而見證菅直人與鳩山談判的黨幹事長岡田克也則說,並沒議定具體的辭職時期。

菅直人以曖昧的辭職諾言摒棄了在野黨的不信任案、戰勝了黨內反對勢力,上周五笑得很燦爛。這引起了黨內和傳媒、輿論的警惕。曖昧固然是一種文化,但用曖昧來拖延甚至拒絕兌現則被視為有欺騙性質,日本人不容、也不利內政外交。包括支持菅直人政權的岡田也急忙澄清,菅直人無意長期拖延下去。他說:“我確信首相完全沒有賴着不走、讓政權苟延殘喘的意思”。除了岡田,內閣官方長官枝野幸男也公開說明菅直人沒打算繼續執政太久。據《朝日新聞》在6月3日和4日做的緊急民意調查,52%被訪者認為菅直人表明辭職是好事,53%的被訪者期待後菅直人時代朝野政黨組織聯合政府,經濟界也表示國難當前,期待聯合政府來共同應對日本空前的抗災重任。

面對不宜久留的黨內趨勢和民意,菅直人幾天來雖已把“一定成果時期”的定義大幅縮短,但黨內要求他6月辭職的反對勢力是否接受,還跟輿論今後的走勢有關。而菅直人顯示向黨內年輕一代交出政權的意向,也促發了民主黨年輕一代政客接替菅直人的明爭暗鬥。在剛剛過去的周末,民主黨內有望接替菅直人的年輕政客異常活躍,並紛紛提出組織聯合政府的主張,務求迎合民意、嶄露頭角。根據《讀賣新聞》6月3日和4日做的民意調查,被訪者認為最適合接替首相的依次是前外相前原誠司、枝野和岡田。雖然都不到20%的民意,但這些原來支持菅直人政權的黨內政客今後展開的競爭後果,也肯定會加快菅直人政權結束的速度。

東京費麗文,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部專稿。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