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英國警方批評首相卡梅倫

發表時間:

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在連日暴動後,邀請美國街頭犯罪專家布拉頓(Bill Braton)為英國政府提供諮詢的做法遭到英國警方的批評。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代表倫敦低階警官的都會區警察聯盟(MPF)主席杜里(John Tully)批評僱用布拉頓的決定。

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他的話說:「雖然他過去成績耀眼,但兩國警察採取的做法不同。幫派風格不同。」

大曼徹斯特警察聯盟主席韓遜(Ian Hanson)說:「對於卡梅倫的決定有憤怒,有失望,還有某種程度的無法置信。」

他說:「警方領導階層也站出來支持手下的警官與警察局,但首相現在給一巴掌,說他希望帶進布拉頓,解決所有維安手法上的沉痾。」

都會區警察聯盟的戴樂(Paul Dellar)說:「我們維護治安的方式是共識,美國警察用暴力。我們不想在自己國家用暴力。」

在戴樂看來,更讓人氣憤的是,政府雖然把美國“超級警察”布拉頓聘為顧問,卻又不把布拉頓的一些有效舉措當回事。“布拉頓先生在 紐約和洛杉磯任職時,第一件事就是增加街頭警察數量,而我國政府則是要做相反的事。”他提醒,按照政府削減預算的方案,2000名倫敦警察和數以千計其他 地區的警察將失去飯碗。

警察局長協會(Association of Chief Police Officers)領袖奧德(Sir Hugh Orde)爵士領軍開砲,凸顯警方與卡梅倫領導的聯合政府對於誰該為倫敦部分地區與其他英國城市連續4天暴動負責,有非常大的歧見。

奧德提到洛杉磯時說:「我不確定,我是否想向一個有400個幫派的美國地區,學習幫派的知識。」63歲的布拉頓擔任洛杉磯警察局長直到2009年卸任為止。

奧德說:「對我來說,如果轄區有400個幫派,那管理就不是很有效。仔細研究美國警方維安的風格,以及暴力的程度,他們根本與英國不同。」

英國警方對首相的批評得到了民意的支持。《星期日鏡報》和《獨立報》14日聯合發布一項民意調查所獲結果,顯示多數民眾支持警方立場。

調查對象中61%認定,卡梅倫和一些內閣成員先前在外國度假消暑,得知騷亂後沒有立即回國。卡梅倫9日從意大利返回倫敦,當時騷亂已近尾聲。

多數調查對象主張向警方提供更多資源,呼籲政府暫停削減警方預算。

大約65%的調查對象說,今後若遇到類似騷亂,應出動軍隊增援警方。更大比例的調查對象認為,應允許警方動用高壓水槍和塑料子彈對付暴徒,在秩序混亂的社區實施宵禁。

截至13日,警方逮捕大約2250名嫌疑人,大多數在倫敦,其中大約1000人受到指控;法庭24小時審理案件,在英國尚屬首次。

唐寧街已經證實,卡梅倫已致電布拉頓,邀請他訪問英國。布拉頓會在秋天的一系列會議中提供建議,所有活動都沒有酬勞。

布拉頓以在紐約實行「零容忍」治安方案,以及在1992年洛杉磯暴動後整飭秩序,降低洛城犯罪率而出名。他指出,解決方案得牢靠周全,可以維護社區治安為基石,在幫派文化萌芽之初即予以根絕。

布拉頓說:「你不能光靠逮捕來解決問題,它須要很多配套措施,像是折衝調解和防治對策及技術等。」

布拉頓認為,英國政府要的是「美國處理幫派問題累積的經驗,有沒有效用以及如何適用英國等意見」。

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布拉頓說,要做到防患於未然,“需要許多干預和預防性策略及技術”。

布拉頓13日告訴美國廣播公司記者:以社區為基礎、把街頭幫派的苗頭消除在萌芽狀態,才是有效措施。 “要解決問題,不能只靠抓人。對付那些最為暴力、無可救藥的人,依法逮捕當然合適。但問題的許多方面可以通過其他途徑解決。這不只是一個治安問題,實際上是一個社會問題。”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