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哈維爾:“民主自由的英雄”

發表時間:

曾領導捷克1989年非暴力“天鵝絨革命”的捷克前總統哈維爾周日去世,享年七十五歲。哈維爾以詩人、劇作家的文化人身分推動民主運動、促使共產黨下台,被譽為捷克民主奮鬥的英雄。世界各國領袖都對他的一生給予高度評價。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在共產黨政權瓦解後哈維爾當選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在他任總統期間,捷克與斯洛伐克和平分離,捷克順利向民主、自由市場經濟轉型。哈維爾去世後,捷克舉國哀悼,世界各國領袖紛紛對他的一生給予高度評價。

哈維爾1936年10月5日生於布拉格一個擁有電影製片廠和布拉格一大片上好房地產的家庭。1948年共黨政權掌權後,哈維爾因為資本家的階級成分而不能上學。家中財產被充公後,哈維爾嘗試多種工作,最後在劇場中擔任舞台工作人員,然後是劇作家和導演。

1968年當局鎮壓“布拉格之春”後,哈維爾被禁止從事劇場工作。但他拒絕流亡國外,而是堅持寫作,逐漸加入反對派活動,最終起草“七七憲章”。憲章是一份宣言書,挑戰共產政權黨,要求當局兌現尊重人權的國際承諾。他將高壓統治的共黨政權嘲諷為“荒誕國度”。之後,擔任反對運動領導者和發言人的哈維爾,受當局不斷騷擾,1979年6月到1983年2月被當局囚禁。

柏林圍牆倒塌後,捷克成為中歐最後一個結束共產黨極權統治的國家。美聯社評論說,哈維爾將劇場與政治結合起來,以反對派劇作家的身份發動和平革命,使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下台,成為終結冷戰的史詩般的英雄。

1989年權力和平移轉後,哈維爾在人民熱情支持下當選總統。哈維爾在總統任內的幾大政績包括:領導國家邁向民主政體與自由市場經濟轉型,以及1993年和平分成捷克與斯洛伐克兩個國家。他1992年7月辭去國家元首,接任新成立的捷克共和國總統。在哈維爾任內,捷克於1999年加入北約、2004年加入歐盟。哈維爾於2003年卸下總統一職,獻身人權事務。

捷克民眾以鮮花和燭光悼念哈維爾。捷克總統府掛上黑旗 ,周日傍晚,布拉格街上燭光點點, 民眾自發前往哈維爾的寓所敬獻鮮花,或在在1989年哈維爾號召民眾集會,發動和平革命的溫塞斯拉斯廣場,參加悼念活動。周日晚6時開始,捷克全國教堂鐘聲齊鳴,為哈維爾的去世致哀。捷克政府星期一開會時,將會宣布官方的哀悼日期。

與此同時,世界各國領袖紛紛高度評價哈維爾一生的政績。歐洲領導人盛讚哈維爾為“民主自由的英雄”,以及“歐洲統一的先驅”。法國總統薩科奇表示,哈維爾的去世使捷克失去了一位偉大的愛國者,法國失去了一位摯友,使歐洲失去這個時代的一位智者。德國總理默克爾則表示,哈維爾是一位偉大的歐洲人。他爭取自由和民主的抗爭與他的人道情懷同樣令人難忘。英國首相卡梅倫稱,哈維爾將他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民主自由事業。美國總統奧巴馬則是強調他面對意識形態壓制和平抗爭的勇氣稱,哈維爾領導和平革命成功推翻共產政權,證明精神的力量比任何武器更為強大。波蘭前總統,波蘭團結工會的創辦人瓦文薩讚揚哈維爾是爭取自由及民主的鬥士。

哈維爾多次在國際上為台灣仗義執言,台灣中央社說,哈維爾卸任總統後曾於2004年底訪台,對台灣十分友好。

哈維爾2004年11月底到台灣訪問6天,除與書迷見面,也拜會包括當時的總統陳水扁等人,並獲贈勳,在台灣掀起一股哈維爾旋風。哈維爾對台灣相當友好,包括前總統李登輝、前副總統連戰、前總統夫人吳淑珍當年訪捷,都受到哈維爾的熱情接待。曾擔任外交部長的台中市長鬍志強曾表示,哈維爾成了台灣在國際上的代言人。

哈維爾曾呼籲中國政府釋放異議人士劉曉波,劉曉波受哈維爾“七七憲章”啟發,起草“○八憲章”呼籲中國民主改革遭當局逮捕。

直到最近的歐債危機,身體已十分孱弱的哈維爾還在提醒世人:“爭取繁榮不能拋棄基本人性價值”。正如英國首相卡梅倫所說,哈維爾不僅使捷克脫離暴政,也獻身在全球各地建立自由民主的事業。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