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朝鮮政權交替之際 各方呼籲平穩過渡

發表時間: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天赴朝鮮駐華使館,弔唁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這顯示出中國將保持與朝鮮雙邊關係的積極信號。此前,在金正日死訊公布當天,北京以黨的名義發表唁電讚揚金正日是朝鮮的“偉大領導者”,唁電說:“我們相信,朝鮮人民必將繼承金正日同志的遺志,緊密團結在朝鮮勞動黨的周圍,在金正恩同志領導下,化悲痛為力量,為建設社會主義強盛國家,實現朝鮮半島的持久和平繼續前進。”有評價認為,文中明確提到金正恩,意味著中國承認和支援朝鮮的接班體制。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確實,被國際孤立且飽受貧困折磨的朝鮮,年紀不到三十的金正恩如果想要坐穩大位,關鍵就在中共黨中央的態度。儘管朝鮮與中國的關係近年來發生不少變化,在某一些國際問題上,尤其是發展核武器領域,平壤不再以北京馬首是瞻;但如果從區域平衡的角度看,爭取中方領導人的支持,無疑是金正恩上台後的當務之急。當金正日在世的時候,過去18個月裡頭曾經四度訪問中國,當中遊說北京接受幼子金正恩作為其接班人的意圖相當明顯。

目前,從政資歷尚淺的金正恩到底能不能壓住軍方勢力,朝鮮會不會因此變得混亂,全球注目。雖然,朝鮮官方媒體強調“金正恩時代來臨”。但日本《讀賣新聞》今天報導,由於金正恩的官銜不夠,金正日葬禮後朝鮮可能會引發權力鬥爭。
此外,不久前,俄羅斯權威機構發布的機密報告便大膽預估,朝鮮崩潰速度越來越快,十年內很可能因權力鬥爭而垮台。相較於金正日長達十多年的接班準備,53歲才正式接掌領導人,金正恩卻是去年才開始鋪路,因此實權應會落在金正恩的姑丈張成澤之手。據悉,朝鮮內部對金正恩接班的反彈聲浪也不小。這份俄羅斯機密報告分析說,權力移交將加速朝鮮體制的崩潰,官僚與軍方的鬥爭也將使其內部局勢惡化。

另一方面,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和到訪的日本外務大臣玄葉光一郎,昨天在華盛頓共同對平壤呼籲讓政權和平轉移。希拉里說:“金正日死訊公布之後,日本外相與我討論了朝鮮半島的局勢。朝鮮政權的和平過渡,確保區域安全符合美日雙方的共同利益。”希拉里並沒有對金正日的去世表示哀悼。不過她說,美國希望與朝鮮人民改善關係,願意幫助朝鮮人民在朝鮮半島開創永久的和平。

一名不願具名的美國官員告訴路透社說:“美國的目的不是攪渾水,而是讓政權平穩交接。”路透社分析指出,朝鮮政權平穩交接至金氏家族第三代傳人,看來是美方不願看到的眾多選項中的上策,這樣美國有望與朝鮮進一步就核項目進行外交談判。

然而,金正日的去世,還是推遲了美國是否再度向朝鮮提供糧食援助的決定。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紐蘭說,美國原定可能在星期一就這項問題進行的決定性磋商,因為朝鮮領導人的去世而推遲。

朝鮮半島局勢對美國是利害攸關之事,但美國在朝鮮並未設立使館,聯繫渠道有限,且對朝鮮政權內部缺乏洞察,當涉及到朝鮮政局變化時,美國大體上傾向於採取作壁上觀。分析人士認為,這是美國與中國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國特使戴維斯上個星期才去過北京,就有關恢復六方會談的展望和中國官方進行會商。

不同於日韓軍方在金正日去世後均已提高警戒級別的做法,駐韓美軍尚未提高警戒級別。至於,朝鮮周一宣布金正日去世之前試射了導彈。美國官員似乎也試圖打消各方憂慮,稱朝鮮試射導彈可能是事先安排,並非預示緊張局勢升級。

未來,朝鮮是否會發起更多的挑釁行為?與金正恩能在軍隊方面獲得多大程度的支持,金正恩會不會需要通過炫耀武力來替自己樹立威信,息息相關。不過,對國際各方而言,呼籲朝鮮和平轉移政權是當下最安全與實際的做法。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