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今日歐洲

法國大選中前途並不明朗的德國介入

發表時間:

德國總理默克爾前來法國以參加第14屆法國與德國部長聯席會議的機會公開為法國總統薩科齊競選連任助陣,在2012年法國總統選舉的如火如荼競選運動中颳起了德國風。如同默克爾剛剛結束的訪問中國之行在媒體引起不同評論一樣,默克爾激挺薩科齊的舉動,在法國各界引起認知分歧。

2012年2月6日,法國總統薩科齊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記者招待會上。
2012年2月6日,法國總統薩科齊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記者招待會上。 Reuters / Philippe Wojazer
廣告

默克爾公開而不隱諱支持薩科齊

德國總理默克爾與法國總統薩科齊聯合主持了第14屆兩國部長聯席會議,會後兩人在法國國家電視二台和德國國家電視二台聯合進行的電視採訪中發表直播講話。原本是兩國部長聯席常規會議,則變成介入法國總統競選的國際支持,因為會議議題以及默克爾與薩科齊的電視講話,幾乎全部都與法國競選議題有關。

以德國總理默克爾與法國總統薩科齊在法國與德國兩家同屬於國家的電視二台直播採訪講話為例,默克爾明確說她支持薩科齊所有的決定,因為薩科齊同屬於一個陣營立場的友好黨派。薩科齊則對默克爾無條件地支持表示感謝說,聽到一個心懷友誼的朋友表達對所做的一切都支持,是他莫大的高興。默克爾雖然是以德國總理的身份前來法國參加第14屆兩國部長聯席會議,但卻不忘強調她是德國右派的基督民主聯盟黨領袖的身份支持薩科齊競選,儘管法國總統薩科齊至此並沒有明確宣布參加競選。薩科齊一直強調,他的唯一精力與專註,就是要拯救法國走出歐元金融危機,他不會允許自己長時間以競選連任總統的身份完成法國人交付給他的總統工作。

默克爾與薩科齊在電視講話中警告法國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要求重新談判去年年底法國與德國牽頭簽訂的穩定歐元新協定的危險提法。奧朗德指控法國加入的歐元穩定新條約有損於法國經濟增長的利益,他明確要求假如當選後將與德國重新談判這一協議,不僅要維護財政支出安全平衡,更要提出措施鼓勵歐元國家經濟增長。默克爾告誡奧朗德說,當她當選總理的時候並沒有因為她並不贊成開啟與土耳其加入歐盟的談判,從而就拋棄前任施羅德關於土耳其加入歐盟程序的談判承諾。默克爾還說,歐盟25國簽訂了新條約,所有簽署國將由議會批准,反對財政紀律和經濟增長是有害的。她強調必須嚴謹,但也需要支持經濟增長,德國刺激經濟增長在勞動時間問題上採取了靈活的政策,同時增加了增值稅,但降低了勞動成本。

薩科齊也指責奧朗德提出重新修改歐元穩定條約的做法,他說,希拉克尊重前任密特朗的許諾,他也遵守了希拉克的承諾,這是一個政治家應有的行為。薩科齊還說,試想每一國簽字人都告知會有政府換屆,那麼將不會有任何協議和條約問世。

法國與德國部長聯席會議所討論的議題主要一點,就是協調兩國的企業稅制。法國將向德國看齊,統一對企業稅收標準。德國與法國財政部長已經經過長時間地討論,薩科齊與默克爾都希望能在法德愛麗舍宮條約50周年時簽訂協議。法國總統強調,與德國建立相同稅制,將促進歐洲的穩定發展。

德國在法國大選中的地位

連同法國向德國看齊建立共同企業稅收制度的決定,德國在法國大選中佔據特別重要的地位。默克爾前來巴黎公開支持薩科齊,並說無條件支持友好同黨的人是正常的。

薩科齊用相當的篇幅解釋高度評價德國,學習德國樣板的重要。他說,法國與德國歷史上曾經交戰,德國總理阿登納與法國總統戴高樂為歐洲締結了法德和平。我們有責任永遠保護和平。法國與德國是不同的,但邊界線另一端的德國如果有成功的榜樣,法國有什麼理由不去學習呢。薩科齊強調是學習而不是複製照搬。薩科齊還說,法國與德國的鏈接是完全相互依存,刺激反德情緒將引發衝突。

自從法國大選競選開始以來,薩科齊數次公開講話都是屢屢提及德國的榜樣。尤其是因為歐元危機,隨後法國受到債務危機的衝擊,德國在法國的拯救舉措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而從希臘危機以來,歐元區出台拯救方案的過程也使法國越來越與德國緊密相連。薩科齊推崇德國的成功與經驗,批評法國缺乏的正是德國的企業競爭能力,而德國的企業競爭能力來自於彈性的工作時間,而沒有35小時工作制的限制,而且德國的企業稅要比法國更為合理。

因為歐元陷入危機,法國面臨前所未遇的困境,法國必須與德國緊密合作。而法國陷入的經濟困難,就是受制於法國 企業缺少競爭能力,而法國的競爭能力歸咎於35小時工作制,應當學習德國,建立更好的勞動制度。德國因此由薩科齊的推介,堂皇的進入法國的大選。以默克爾總理和基民盟黨領袖雙重身份前來巴黎公開支持薩科齊,德國在法國大選的地位被推到極致。

法國左右各派的冒險

德國強有力的出現在法國的大選競選題材與爭論中其實是法國的一廂情願。德國各界以及媒體卻抱有距離。除了默克爾政府一些官員贊成支持薩科齊,其他輿論質詢介入法國大選是否明智。但法國這邊,左右兩派對德國在法國的影響急升完全是兩種對立的態度,總體來說質疑的聲音居多。

到目前為止,法國兩個大的政黨即薩科齊領導的右派人民運動聯盟和左派的社會黨佔據民意支持前兩個位置,但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的民意支持一直有距離領先於雖然沒有宣布競選,但被認為是人民運動黨唯一的候選人的薩科齊。薩科齊擡高德國在法國大選中的影響力,被認為是以歐洲和拯救歐洲為主線的競選綱領中一個有力的武器。但薩科齊必須向法國人解釋為什麼要學習德國,因此薩科齊用相當多的時間闡述學習德國的重要。右派輿論幫助薩科齊宣傳德國的重要。儘管如此,投票意向並不是多數接受薩科齊的想法。相反,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對德國介入法國大選的質疑卻得到輿論普遍的認同。

在這中間,法國其他政黨無論是極右,還是極左,以及中間派自由黨派,對德國的影響並不贊成。冷靜的經濟批評指出,德國是法國的經濟競爭對手,法國經濟尤其是出口疲弱有德國競爭壓力的責任,法國有法國的特性,照搬德國並不可取。激烈的批評指責薩科齊如此聯合拉攏德國,不僅有競選考量,而且可能是以犧牲法國的利益換取德國的支持。歐元區的危機讓德國的歐洲地位獨大,相反法國的影響和地位都受到打壓,法國沒有像薩科齊許諾的那樣被救助而是變得更加脆弱。更為激進的譴責說,薩科齊處處推崇德國,讓人不忘二戰的德國佔領。

政治評論指出,右派人民運動聯盟與左派社會黨對待德國不同態度都在冒險。薩科齊的冒險在於,過多的推崇德國,將會在選民中造成反感。奧朗德指責薩科齊犧牲法國經濟成長利益尋求德國的支持,將冒違背建設歐洲,維護法德聯合動力推動建設歐洲的原則的危險。奧朗德提出假如當選必定要求重新談判歐元穩定新條約,更冒在歐盟引發對法國大選的擔心和不安,失去歐洲支持的危險。

法德大選中互相支持的怪異法則

法國總統薩科齊獲得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支持能不能為他競選連任帶來正面得分現在還不能下結論。但是默克爾拒絕會見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則在德國與法國輿論中引起批評。默克爾因奧朗德聲明當選後第一個外訪將要到默克爾的辦公室要求重新談判歐元穩定新條約,讓她在對待薩科齊和對待奧朗德有了明顯的態度。支持薩科齊,不支持奧朗德就成了默克爾的表態。奧朗德對默克爾拒絕會見深表不滿。奧朗德評價默克爾支持即將屆滿的薩科齊說是她個人的自由,但他自己則唯一需要法國人民的支持。

法德兩國領導人在大選時互相支持有不成文的法則,多為支持屆滿競選連任的對方領導人,而且有時並不分對方是否是同一陣營的兄弟友好黨。

1995年,當年的科爾放棄支持1986年就建立工作合作的希拉克而支持總理任上競選總統的巴拉迪爾。2002年,希拉克支持德國總理社會民主黨人施羅德,儘管施羅德在德國民意支持一直陷入低谷,施羅德在大選中被默克爾打敗。

數十年來,法德兩國都是推動歐洲建設的雙動力。兩國相互支持應屆政府,對因大選需要而批評歐洲現政策的反對黨候選人,都抱有懷疑態度,儘管歷史證明,法德歷屆新當選的新領導人,無論出自左派政黨還是右派政黨的領袖,其實都是堅定的歐洲建設推動者。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