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當今世界

以色列會對伊朗施行軍事打擊嗎?

發表時間:

由國際原子能機構首席核查員納克厄特斯帶領的該機構五人小組在伊朗與伊朗方面舉行兩天的會談,於2月21日結束返回維也納。關於這一次國際原子能機構與伊朗的新的接觸,還沒有進一步的消息傳出。但已經有分析認為國際原子能署新的努力恐怕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該機構原本希望伊朗回應國際情報機構有關伊朗民用核電項目實為研製核彈幌子的指控,敦促伊朗頗受爭議的核項目透明化。 

廣告

西方譴責伊朗秘密尋求製造核武器,伊朗對此予以否認。該國近幾周再次表示不會停止核項目,並高調宣布核計畫取得重大成果,但也表達了在不設前提條件下重啟核談判的意願。是在這樣的前提下國際原子能署派出檢查小組前往伊朗進行對話。

納克厄特斯從維也納啟程時曾對媒體表示,他希望談判取得切實成果。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團曾經計畫會見伊朗核科學家,核查帕琴軍事基地,該基地被認為用於有關核彈頭的高爆測試。但伊朗外交部長薩利希告訴學生通訊社,核查人員不會視察任何核設施。今年以來這已經是國際原子能署第二次前往伊朗進行對話與檢查,上一次是在今年一月底時派出代表團前往伊朗檢查,但一無所獲,因為伊朗拒絕允許國際原子能署進入任何核設施。西方外交人士肯定,這一次談判也將不會取得突破性成果。

與此同時,歐美方面正在落實進一步強化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在加強了對伊朗石油禁運和金融系統制裁之後,新的制裁集中對伊朗情報機構展開。但是由於西方經濟制裁需要時間推進,伊朗卻顯現先聲奪人,首先中斷向歐洲國家供應石油。這個星期以來,伊朗還威脅擴大停止向歐洲供應石油的的國家名單。伊朗的意圖不僅是要以立即停止供油手段造成歐洲國家油荒,同時希望引發世界石油市場價格危機,給困境中的歐洲帶來深遠打擊。

伊朗與西方的對峙,進一步讓指控伊朗製造原子武器的國際社會懷疑伊朗談判解決核問題的誠意。其中尤其以以色列最為擔心伊朗其實是在用談判的幌子麻痹世界來達到加快研發核子武器計畫的目的。就在歐美主張加強經濟制裁伊朗以迫使伊朗當局回到談判桌的希望又被激起新的樂觀情形之際,以色列卻更多的威脅展開對伊朗軍事打擊行動。

以色列多名高級國家安全官員和軍方負責人連續公開發表講話,主張對伊朗施行軍事外科手術,擊毀伊朗核設施和核計畫。以色列官員批評說,伊朗核計畫不僅對中東地區構成安全威脅,也對世界和平構成威脅。如果美國以及西方國家不能對擔負起維護國際安全的責任,以色列應當自己起來保護中東地區和以色列安全。以色列有責任也有能力獨自擔負軍事打擊伊朗的重任。一時間以色列有可能打擊伊朗的威脅在世界各地熱傳。

美國軍方最高指揮官,三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接受cnn採訪回應以色列的軍事打擊威脅,指出以色列軍事進攻伊朗核計畫的想法並不成熟,準備毫無充分。美國其他高級官員還告誡以色列,目前美國認為以經濟制裁迫使伊朗談判放棄核計畫是最為有效的辦法。

正是因為以色列威脅打,美國表態不贊成打,引發了眾多報紙討論以色列有沒有能力對伊朗施行軍事打擊的話題。軍事專家認為,除了美國之外,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展開襲擊伊朗的核設施,原因是這樣的軍事行動需要必須的準備。按照紐約時報的分析,僅以軍事角度看,以色列軍事打擊伊朗的核設施,必須承受遠距離航程與作戰能力,需要大量的先進戰機的波浪式打擊,不僅要突破伊朗本土上的地面與空中反擊,還要首先擊破伊朗境外的外援聯盟反擊。伊朗所有已知核計畫設施都在山區,鎖定目標以及進攻的武器效果對以色列都是巨大的考驗。

但戰略分析承認,以色列決不允許中東地區其他國家擁有核武器的決心是堅決的。過去的時間裡,以色列展開過兩次空中打擊摧毀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核計畫設施行動。長期以來,以色列的軍事發展重要戰略部署,就是基於能夠阻止這一地區任何國家研發原子武器。在對待伊朗這樣的遠距離擁有眾多山區國家,以色列甚至部署軍力,認為能夠阻止或延緩伊朗研發核計畫贏得幾年時間就是勝利,因此哪怕再有困難,以色列也將在所不惜遠航進擊。

幾天來,伊朗與以色列互相展開軍事示威。面對以色列的軍事打擊行動威脅,伊朗不僅派遣戰艦遠航至地中海,並且又一次舉行大規模的空中與地面軍事演習,該演習一直延續到3月6日結束。軍事評論認為,伊朗的舉動主要是針對以色列可能的軍事打擊。無論美國或者世界其他國家的軍事分析家認為以色列軍事打擊伊朗核計畫以及戰略武器是多麼困難和難以實現,但對於伊朗來說,德黑蘭從來沒有對以色列的軍事打擊威脅掉以輕心。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