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伊斯蘭恐怖主義威脅馬里

發表時間:

馬里的動蕩局勢引發國際社會密切關注。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正在考慮向馬里派出一支武裝力量,迫使政變軍人下台。政變軍政府於3月22日推翻總統杜爾的統治,宣布組建“民主復興和國家重建全國委員會”代行政府職責,掌握了巴馬科的執政大權。但是,反叛力量的逐步擴大和推進,引發了另一重擔憂:馬里北部圖阿雷格叛軍與伊斯蘭馬格裡布基地組織結盟,試圖在馬里建立一個“伊斯蘭政權”,可能引起該地區恐怖主義勢力上升。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據法新社報道,馬里圖阿雷格叛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北部阿紮瓦德“民族解放運動”周三晚間透過其網站發布一份公報,公報宣布,“民族解放運動”單方決定:自周四零時起,結束在馬里北部的“軍事行動”。公報指出:這項決定於“阿紮瓦德地區獲得全面解放,考慮到國際社會、特別是聯合國安理會、美國、法國以及區域國家的強烈要求”之後作出。因此,“民族解放運動 ”要求“區域國家和國際社會保障阿紮瓦德地區民眾免受馬里任何形式的侵犯”。

圖阿雷格叛軍和一些伊斯蘭組織利用巴馬科3月22日發生軍事政變的機會,於上周末奪取了馬里北部三個重鎮。隨後,由圖阿雷格叛軍領導的“伊斯蘭後衛(Ansar Dine)及馬格裡布基地伊斯蘭分子壓倒了傳統叛軍的優勢。分析人士認為,馬里伊斯蘭勢力的擡頭並非偶然。近年來,圖阿雷格分離武裝組織與基地關係密切的”伊斯蘭馬格裡布組織”相互勾結,屢屢令馬里政府軍受挫。隨着去年利比亞局勢的驟變,大批從卡紮菲軍火庫中流失的裝備以及前卡紮菲武裝的散兵游將流入馬里北方,一些基地骨幹也接踵而至,令圖阿雷格分離武裝聲勢大振。

如今,伊斯蘭組織的強勢崛起引發國際社會不安,特別是法國。在法國的敦促下,安理會周三就馬里局勢通過一項決議,要求巴馬科的政變軍人立即重建合法政府並要求北部叛軍立即放下武器並展開談判。

馬里的不穩定局勢也顯露其複雜性:一方面,需要面對政變軍人政權;另一方面,又要面對由多個反叛組織構成的伊斯蘭勢力。目前,整個國家既要依靠一個迷途的軍隊,又要對與基地組織關係密切的“伊斯蘭後衛”的意圖提出疑問。
有分析認為,馬里總統杜爾的垮台是因為在“卡紮菲因素”滲入後,政府對北方分離主義武裝活動應對不力、給政變軍人起兵、推翻其統治以口實。但政變爆發僅4天,“伊斯蘭後衛”和“解放阿紮瓦德民族陣線”就大舉進軍,攻城略地。在相繼控制了北部地區多個城鎮後,在當地推行實施伊斯蘭教法。動亂的局勢導致百姓民不聊生,已有10多萬人逃離,流落他鄉或鄰近國家。

馬里政變軍人政府周四發出呼籲,要求西方國家軍事干預北部局勢。政變領導人薩諾格指出:西方國家既然能夠跨過大洋前往阿富汗與原教旨主義者作戰,又有什麼可以阻擋他們前來馬里呢?軍人政府希望造福於國家,公認的敵人不在巴馬科,武裝力量要干預,就應前往北部地區。這位政變軍人首領強調說:巴馬科的生活在繼續,行政管理也在正常運行,當務之急是北部地區。

地處西非的馬里地廣人稀,是令人垂涎的戰略十字路口。國際社會絕不會對馬里局勢聽之任之。但是,最終如何能夠找到一個可被各方接受的解決辦法,尚需多方努力。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