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2012年法國總統大選

倒計時:距第一輪投票還有整整一周時間

尋求連任的法國現總統、人民運動聯盟總統候選人薩科齊15日下午將在首都巴黎的“協和廣場”舉行最後一場露天演講。與其對壘的是社會黨總統候選人奧朗德在巴黎東部的“凡聖”城堡舉行露天演講。為了活躍氣氛,社會黨特邀了由歌唱家組成的“舞會”(Le Bal)音樂小組前來助陣。

廣告

美國報刊開始長篇報道在國際事務上沒有機會露面的奧朗德。14日,《國際先驅論壇》和《紐約時報》使用大量的篇幅報道了法國社會黨總統候選人奧朗德。

《國際先驅論壇》把奧朗德形容為“有骨氣的懦夫”;而《紐約時報》則選用了奧博利夫人曾經使用過得“軟綿綿左派”的說法。《紐約時報》還說,奧朗德是活蹦亂跳的“棉花糖”。

《紐約時報》駐巴黎記者曾在馬賽採訪了奧朗德和他的女友。奧朗德向美國記者講述了一段鮮為人知的少年回憶。

奧朗德對《紐約時報》駐巴黎記者說:1974年夏季,20歲的他獲得了一份前去美國考察快餐飲食的獎學金。從紐約到舊金山,年輕的奧朗德觀看了多家麥當勞、肯德基的製作過程。法國當年還沒有引進這種快餐。

奧朗德回憶說:經歷了水門事件和越南戰爭的美國,自信心大大受損。奧朗德對美國記者說:美國人當時正經歷着一個艱難時期。但我當時確實從快餐中悟到了巨大的商機。他說:我本可賣漢堡包賺大錢,但我還是放棄了商機選擇了從政。

美國記者在《紐約時報》寫道:說到兒的時候,特里埃爾維勒(VALERIE TRIERWEILER)夫人嘆了聲氣說:從那時起,奧朗德總覺得,漢堡包有它的味道。

《紐約時報》在講述了這段美國生活經歷後又寫道:薩科齊是一個不按常規做事的總統。薩科齊的言行和變幻莫測的性格給人留下了備受指責的印象。而人們總說奧朗德是個平庸的人。但正是由於他的“平庸”會使法國政治重新回到傳統的軌道上。

《紐約時報》駐巴黎記者預測到:奧朗德會贏的。但他需要爭取更多的中間派,因為他贏得總統選舉,更多因素是法國相當一部分人特別反感薩科齊。法國選民對奧朗德的激情也不夠。

該報寫道 :幾天前,法國媒體播放了薩科齊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兩人互相打氣的場面。而當法國選民的票箱中選出的結果出乎奧巴馬意料的時候,《紐約時報》說:“奧巴馬可不要怪我們沒有提前給他打預防針。”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