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伊朗藉舉行不結盟峰會突破外交困境

發表時間:

為期兩天的不結盟運動首腦峰會今天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開幕,100多個成員國和觀察員國派出代表參加,其中最受矚目的有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與埃及總統穆爾西,分析指出,在敘利亞局勢持續動蕩,且美伊雙方又在敘利亞問題、伊朗核問題上持續“鬥法”之際,他們兩人的出席,使得在德黑蘭舉行的不結盟運動峰會,更增加了看頭。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本屆峰會召開之前,美國先是說伊朗不配主辦峰會,美國國務院批評伊朗政府想利用主辦大會的機會來操縱會議,達到掩飾其不遵守停止核計畫的目的。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紐蘭在28號表示,美國希望不結盟運動成員國減少他們出席的代表人數,也希望與會各國強烈批評伊朗不履行棄核國際義務。接着力勸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不要參加,後來對埃及總統穆爾西對伊朗的歷史性訪問表示關注。當天有記者問到美國不是也應當參加這樣的會議時,紐蘭則表示美國既不是會員國,也沒有接到邀請。

的確,本次峰會的一大看點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到訪。儘管美國、以色列出於孤立伊朗的考慮,曾多次要求潘基文不要出席峰會,據悉,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甚至專門為此打電話,但潘基文最後還是決定與會。有分析說,不結盟運動代表了聯合國三分之二的會員國,而其理念也普遍為國際社會所接受,聯合國作為其觀察員,歷屆峰會都派出秘書長出席,因此,潘基文不願意在美、以的壓力下改變這項傳統。另外,潘基文的發言人表示,聯合國秘書長將向伊朗領導人施壓,敦促他們解決“令人困擾”的核問題。這表明出,之於美國、以色列所堅持的“不接觸”立場,潘基文希望採取對話的手段,解決伊朗核問題。

本屆峰會的另一位引人矚目的來賓是埃及總統穆爾西。這位上任不到兩月的新總統才剛結束對中國的訪問,就趕來德黑蘭。這是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兩國斷交以來,埃及國家領導人首次訪問伊朗。直到2011年,伊朗才首次任命了一位駐埃及大使。穆爾西總統當選之初曾表示,希望擴大與伊朗關係。伊朗官方電視台播放了負責行政事務的副總統哈米德在機場熱烈迎接穆爾西的畫面。穆爾西將在不結盟運動峰會發表講話。他還將正式向伊朗移交不結盟運動輪值主席國職位。伊朗阿拉姆電視台援引一位伊朗官員的話稱,穆爾西將會同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舉行會談,商討雙邊關係、地區事務等等。

外界認為,穆爾西本次訪問德黑蘭,除了支持伊朗突破外交孤立之外,更重要的是埃及外交多元化的深遠考慮。事實上,在上世紀90年代之後,埃伊兩國並無重大矛盾,但由於美國、以色列與伊朗衝突不斷,和美、以兩國關係密切的穆巴拉克政權同伊朗保持了距離。穆爾西上台後,評估如果能緩和與伊朗關係的話,那將有助於恢復埃及在中東地區的扮演“平衡者”的地位。

不過,埃伊兩國是否恢復邦交,專家指出客觀條件尚未成熟。當前,伊朗與海灣國家關係非常緊張,而埃及正有求於海灣石油富國,同時,埃及也還需要海灣國家的貸款等援助。

總而言之,伊朗主辦此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過這次峰會提高國際地位、減輕核問題的國際壓力以及敘利亞危機的全面解決,但峰會是否能獲得具體成果,目前還很難說,不過,在美伊的拉鋸戰中,從與會踴躍的情況來看,伊朗贏得了不結盟陣線的支持。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