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港人將民主當作21世紀的護身符

發表時間:

香港選民今天選舉立法會議員,本次選舉在反對當局洗腦的背景下展開,雖然香港特首梁振英在最後時刻做出權宜讓步,但是反洗腦運動可能使香港民眾更加警覺,從而推升“泛民主派”在本次選舉中的得票率。這次香港立法會選舉也被認為是對北京執政和香港民主的一次測驗。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法新社今天從香港報道指出,只要北京當局控制香港的“半自治”政策不變,這次選舉就不會有什麼懸念。但是對於“為普選而奮鬥”的香港民主派來說,這次選舉非常關鍵。4年前,主要由民主黨和公民黨組成的泛民主派在30個分區選舉的議席中獲得了19席。這一次,泛民主陣營希望獲得的議席比例,至少可以讓他們能夠與北京進行角力,讓北京信守承諾,允許香港在2017年實行全民普選特首,和在2020年全面普選立法會議員。

據本台住香港特約記者鄭漢良報道,香港泛民主派力爭要在立法會的70個議席中獲得24個議席,因為只有獲得超過3分之1的議席,才有可能制衡港府或親北京政黨提出的議案,使香港立法會成為真正的權力制衡機構。

本次香港立法會選舉從2008年的60個議席,提升到70個議席。在新增10個議席當中,有5個議席特別引人注意,因為這5個議席由普選產生,而不是像其他議席,或分區選出,或由行業組別的小圈子選出。

香港有近3百50萬選民,投票站將開到晚上22點30分。選舉結果可能要等到周一才會揭曉。

本次香港立法會選舉的背景是,十天來,香港各界人士抗議教科書洗腦運動越鬧越大,學生運動朝着全民運動轉變。除了抗議者在港府門外集會絕食之外,大專院校還計畫在下周二舉行罷課抗議。這樣的局勢顯然對親北京的香港建制派選情不利。

港府計畫推行強制國民德育教育政策,規定公立學校3年內必須執行。此舉令港人擔心北京的洗腦政策侵入香港下一代,因此舉行抗議活動。

就在反洗腦運動越演越烈之際,昨天香港特首梁振英在立法會選舉開始的前一天,突然做出讓步,宣布取消各學校引入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三年死限”,讓學校自行決定是否開辦國教科目以及如何開辦。

但是,香港民間團體聯盟仍然對梁振英的轉變態度不予信任,認為他的撤回是假,呼籲社會建立更多公民廣場,繼續抗爭。

據報道,香港政府在其出資編寫的香港國民教育課程中,加入誇獎一黨專制的各種優點,包括中國經濟和科學的偉大成就,卻隻字不提毛澤東時代餓死數千萬人的大饑荒和天安門屠殺等重大歷史事件。據法新社引述一份民調報道,香港69%的學生表示反對在課堂上設立此類課程。而首先反對這種洗腦教育的是香港天主教會。退休的陳日君大主教曾多次譴責這種“洗腦”意圖。

香港在97年回歸後,中國當局承諾實施一國兩制50年不變,但是香港回歸15年後,發生了巨變。雖然香港人可以享有中國大陸人沒有的言論自由,但北京實際上控制了香港本地的政治。隨着中國經濟的崛起和大陸人士大批移民香港,港人對中國大陸的身份認同反而越降越低。不久前的一項民調顯示,超過半數的香港青年希望還是讓英國人來管制香港,儘管當年的港英政府並沒有在香港建立民主制度。

香港人處於神經緊張狀態,害怕他們的後代受到共產模式的教育,更擔心香港被大陸納入專制體系。所以,香港回歸中國後 ,素以經商為己任的港人,突然奮而追求民主制度,把民主制度當作他們在21世紀的護身符。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