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政治

香港泛民主黨派得票低於六成普選路將更難行

立法會首次由全港市民投票選出的超級區議會議席,泛民候選人獲得三個議席,比親中候選人多一席,稍為紓緩泛民在分區直選中議席失利的鬱悶,但泛民得票率只有49.8%,而在分區直選的投票率亦只有56.3%,顯示泛民已守不住六成得票率的「六四黃金定律」。

宣布辭職的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在副主席劉慧卿議員和成員單仲嘉之間。香港中央點票中心,2012年9月10日香港立法會選舉。
宣布辭職的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在副主席劉慧卿議員和成員單仲嘉之間。香港中央點票中心,2012年9月10日香港立法會選舉。 照片來源:路透社REUTERS/Tyrone Siu
廣告

香港回歸以來,在多次立法會選舉中,「泛民主派」對「親中派」的得票率大致維持六成與四成的比率,俗稱「六四黃金定律」,但超級區議會選舉結果10日下午公布的結果顯示,比率已打破。民主黨的塗謹申與何俊仁、民主民生協進會的馮檢基、民建聯的李慧瓊和工聯會的陳婉嫻以31.6萬至22.9萬票當選,前三人為泛民人士,他們共得80.73萬票,佔162萬有效票的49.8%;至於親中的兩名當選者和落敗的劉江華,共得票72.29萬票,得票率為44.6%。

而在分區直選中,投票人數雖達創新高的183萬人,但泛民主派只取得101.9萬票,佔56.3%,得票比率是回歸以來新低;相反,建制派的得票比率則上升至43.7%,顯示六四黃金定律已被打破。

議席上,泛民雖取得27席,保住議會內關鍵少數的地位,否決政府的壞議案,但在直選議席上,建制派議席數目的增加,更是變相盡取新增的五個地區議席,達十七席,只比泛民的十八席少一席,意味日後在分組點票時,較為團結的建制很容易擊倒泛民。根據議事規則,由議員提出的草案和修訂,例如限制議員拉布等,須以分組點票進行。

經濟學者林本利在報章撰文指出,泛民各政黨都以爭取全面普選為口號,但以現時各自為政的策略來看,即使落實全面普選,泛民亦不一定能夠取得過半數議席。超級區議會選舉的得票率更表明,普選的道路日後肯定崎嶇難行,而特區政府施政同樣荊棘滿途,這實非香港之福。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