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北一周

台灣連鎖超商藉壟斷地位執行新聞檢查

發表時間:

繼廣東省「南方周末」事件之後,台灣最近也發生了干預新聞的事件,不同的是,企圖影響新聞獨立性的不是政府,而是連鎖超商,照理說連鎖超商只是商業經營者,為什麼他竟能幹預新聞的獨立自主呢?

台北一周
台北一周 RFI
廣告

要說干預新聞,台灣的政府早就不敢幹這種事了,只是沒想到,商業發達的結果,連鎖超商竟能以接近壟斷的地位,透過上架和下架,威脅報章雜誌的新聞獨立自主。 這次事件的起因就是,商業周刊這期刊登了一篇四百多字的文章,報導了統一集團董事長高清願的孫女高茲伊進入了家族的企業統一超商,擔任總經理室經營企畫部 部長的職務,文章里對這位年輕女性的身世寫得有點負面,對統一超商現在的經營階層也不是很友善,導致統一企業高層不滿,於是統一超商7-ELEVEN通知商業周刊,就說這期不讓你上架,停賣商業周刊。

●一般來講,「貨品供貨商」和「通路商」之間都會訂有契約,透過商業機制,大家照合約行事,這家連鎖超商無預警把商品下架,難道不擔心違反合約嗎?

主要是因為,在台灣,統一超商7-ELEVEN是規模最大的連鎖超商,在全台各地共有4800多 個據點,此外統一企業集團規模龐大,從食品製造加工到零售物流,再跨足到貿易投資,目前在大陸已經轉投資五十多家公司,全球轉投資企業多達一百多家,已經 在香港掛牌上市,這麼龐大的企業,而且在台灣的銷售通路上處於強勢的壟斷地位,它應該不擔心違反合約,最多賠一點錢而已,所以他敢於冒大不韙,「不讓你的 周刊在我的店裡賣」,沒想到反而捅了馬蜂窩!

●統一超商通知商業周刊停售之後,商業周刊怎麼處理呢?

對一本周刊而言,要說被7-ELEVEN抵 制,簡直是會噤若寒蟬,因為新聞有時效,不到一個禮拜,這些堆積的雜誌就會變成了一堆廢紙,總編輯搞不好都得下台。但是商業周刊編輯部討論了五小時之後, 決定不道歉也不更正,正面迎戰,由總編輯郭奕伶在官方網站發表一篇文章,文章中說,「就在中國『南方周末』事件發生時,台灣竟然也出現通路試圖操縱新聞的 案例…,很遺憾的,過去戒嚴時代才會發生的事,竟然發生在此刻;過去新聞局對新聞安檢的角色,竟然由一家營收逾千億的民營通路業者接手。」文章還說,「若 有人意圖影響新聞獨立,我們不能,也不應向強權低頭,必須守護台灣最珍貴的自由土壤。」真可以說擲地有聲,文章貼上網後,網民瘋狂轉貼,甚至有網民發起當 天不要到7-ELEVEN購物的活動,聲討的文章一篇又一篇,7-ELEVEN幾乎被罵到臭頭。第二天中午,7-ELEVEN立刻低頭,在粉絲專頁發出聲明,提出的解釋是因為物流作業來不及,所以才延後銷售商業周刊,第二天傍晚,全台灣的7-ELEVEN都恢復商業周刊上架,消費者都可以買得到了!前後不到一天,網絡發揮了強大的力量,公民力量擡頭,扭轉了乾坤!

●那這家連鎖超商,會不會真是因為物流作業來不及,以至於延後了商業周刊上架的時間呢?

當然任誰都會有難處和意外,但就在統一超商在粉絲專頁發出聲明,強調是因為物流配送作業不及,絕不是故意冷凍商業周刊之後沒多久,網絡上出現不只一位自稱是 統一超商店員貼出的文章,說「來不及配送」根本就是假的,他們還張貼一張照片,內容是統一超商的子公司「大智通物流」發給各統一超商的公告,寫着「致門市 店經理,本周商業周刊期別第1313期不上架,造成不便,敬請見諒。」最後還蓋上了營業部戳章。到這個地步,統一超商只好認栽,不再回應各界的疑問,真相也就愈來愈清楚了!

●台灣算是幸運,網絡的力量加上公民的力量,讓新聞的獨立自主性得以確保,干預的行為因為社會的集體監視,被揭發後立刻撤出,盼望這種公民的力量也能在華人社會滋長,讓公平正義得以確保。另外,據說台灣的主管機關已經對這件事展開調查,未來這件事還會有什麼發展嗎?

台灣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已經出面表態,強調按照現行規定,超商業者必須以書面訂立明確的商品下架或撤櫃標準,如果不當要求下架或變更交易條件,沒有充分理由,以致影響交易秩序,將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4條,罰金從新台幣五萬元到兩千五百萬元不等,現在公平會已經立案展開調查,未來統一超商還必須向主管機關明確說明,並證明自己的確沒有濫用相對優勢,不讓商業周刊上架。未來的發展值得密切觀察!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