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首批從馬里撤出的法國傘兵歸國

發表時間:

在法國出兵馬里三個月後,法國開始撤軍行動。據法新社報道,第一批結束反恐任務的法國軍人在周四凱旋歸國。這些軍人分別屬於傘兵獵兵第一團、傘兵炮兵第35團以及傘兵第11旅,共約有120人。報道說,他們在11號下午3點半抵達位於法國西南部的布拉尼亞克軍用機場,臉上雖充滿着倦容,但同時也顯現出完成任務的驕傲神情。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湯馬斯•蕭中尉對法新社表示說:“我們感到欣慰,充滿歡喜地回到家人的身邊,同時也替仍留在馬里的夥伴感到難過,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完成任務凱旋而歸。” 他繼續說,“這次馬里反恐任務在身心兩方面都令人難以忘懷,我們等待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與家人重聚以及重返文明。” 法新社報道指出,在馬里北方的高山裡,這些英勇的法國傘兵與伊斯蘭激進武裝分子,經歷好幾個星期的艱苦作戰,現在終於回到家鄉,被親人環繞的這一刻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麽比這個擁抱再幸福的了。

據了解,第一批從馬里撤出的法國軍人首先在本周一抵達塞浦路斯的帕福斯,開始休假和心理減壓,以為返回法國做準備。報道說,近120多名參與法國在馬里軍事行動的傘兵3月底撤退到馬里鄰國科特迪瓦,隨後前往塞浦路斯。這些傘兵曾駐紮在馬里東北部的泰薩利特,2月底至3月初法軍曾在該地區與基地組織分支發生激烈戰鬥。

3月上旬,當時在波蘭訪問的法國總統奧朗德對國際媒體宣布說,在馬里執行任務的法國部隊,3月下旬將進入清剿馬里伊斯蘭恐怖份子的最後階段,並從4月份開始,逐步從馬里撤出,之後將由非洲多國部隊接替任務。

據法新社引述法國國防部消息指出,撤軍行動將按照奧朗德總統提出的時間表進行。首批傘兵撤離後,法國目前留駐在馬里的軍人還有近4000名。但到今年7月,法軍預計在馬里保留2000名士兵。然後到今年年底,這一數字將再降到1000名。

馬里2012年3月發生軍事政變,該國與基地組織有聯繫的伊斯蘭武裝勢力在馬里北部迅速擴張。自今年1月開始,好戰份子與馬里政府軍在首都巴馬科附近的重鎮激烈交火,並一度逼近首都。法國總統奧朗德回應馬里政府的要求,在1月11日下令出兵,以打擊當地恐怖份子,此一意外出兵的舉動當時曾為法國贏得國際讚揚。

在馬里反恐任務上,巴黎當局先後派遣了約4000名法國軍人到當地。法軍首先成功阻止了叛軍向南部推進,隨後又揮師北上,幾乎收復了所有被伊斯蘭激進組織控制的馬里領土。不過,三個月來,法軍也折損了5名士兵。同時也逮捕了20多名伊斯蘭武裝份子,這些戰俘目前已移交給馬里政府。

馬里反恐軍事行動中,另外一項重要的戰績是,擊斃了“基地”組織北部非洲分支“伊斯蘭馬格裡布基地組織”頭目阿布-紮伊德。此一消息最初由乍得總統宣布,法國官方則一直等到3月23日才予以證實。愛麗舍宮在一份聲明中說,奧朗德總統確認,法國軍隊今年2月下旬在馬里北部伊福加山區的作戰行動中擊斃阿布-紮伊德。聲明說,阿布-紮伊德之死標誌着薩赫勒地區反恐鬥爭的重要一步。薩赫勒地區位於撒哈拉沙漠以南,橫跨西非和北非9國,包括馬里中部和阿爾及利亞南部,伊斯蘭馬格裡布基地組織等極端組織近年來在這一帶十分活躍。

為了替撤軍行動做準備,法國外長法比尤斯曾先在上周到馬里了解情況。他當時在首都巴馬科表示,馬里對話與和解委員會領導班子已在3月30日組建完成。法新社報道指出,法比尤斯說,跟計畫在夏季舉行的選舉一樣,和解進程是確保馬里安全與發展的基礎。

除此之外,法國外長在本月5號還表示說,法國已經向聯合國和馬里政府提議,長期駐守1000名士兵作為增援部隊,用於打擊恐怖主義。

此前,法國方面一再強調希望聯合國安理會能在4月底之前通過決議向馬里派遣維和部隊,接過保住戰爭成果的接力棒。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已經承諾,在馬里軍事行動結束之後,將派遣超過1萬1千人的維和部隊和1440人的警察部隊維持馬里全國秩序。

也有分析指出,從表面上看,法國目前在馬里的軍事行動似乎相當成功,但是必須要指出的是,撤軍不代表戰爭勝利,更不能保證未來的長久和平。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