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

調查指前廉署專員亂花公款酬酢部分涉刑事成分

香港回歸16年似有越來越“大陸化”趨向,根據特首委派的檢討委員會發表的調查報告,在特首曾蔭權時代出任廉政公署專員達5年之久的湯顯明,利用官職違法送禮、亂花公帑吃喝以及外游,至少有18處違規,其中2項因有關刑事調查或檢控,調查仍在進行,因此內容在報告中被遮蓋。有報導指,湯顯明送禮給內地官員及廉署旗下社區關係處人員的採購問題,屬刑事調查範圍之一。

路透社/Tyrone Siu
廣告

檢討廉署公務酬酢、饋贈及外訪制度的委員會12日發表報告指出,湯顯明近40%公務酬酢超支,比例之高不能視之為“例外”,未符公眾期望。報告在公務酬酢、饋贈及採購章節,均有事件涉刑事調查而要抽起部份內容。

報告書又指出,為了企圖隱瞞實際花費,湯顯明及其他人員還將送禮項目分作3大類別,分別為“湯顯明送禮給官員”、“湯顯明為廉署送禮給各界”及“廉署轄下個別部門送禮”,總數達到130萬元(港幣,下同),比當初承認的22萬元越揭越多。

在涉及公款外游一事上,報告指出湯顯明曾在外訪四川和雲南期間,涉嫌刻意隱瞞部分與公務無關的觀光行程,包括參觀四川樂山大佛以及雲南麗江,而且還涉嫌佯稱機票緊張私自提高機票級別,有4次在未得特首批示之下,就購買機票。

現任廉政專員白韞六強調,報告中提到“不符規定”的行為,只是個別人士的決定,並不代表廉署作風。特首梁振英回應報告時,強調會責成廉署嚴肅跟進委員會提出的建議,並儘快落實建議。廉署酬酢檢討委員會主席周松崗則稱,委員會對廉署工作仍然充滿有信心,期望報告提出的建議有助改善管控程序,加強市民對廉署信心。

湯顯明事件源自今年4月的審計報告,及後立法會議員查詢他任內的送禮開支,廉署當時回覆立法會,指湯顯明送禮給官員的開支為22萬元。不過後經傳媒揭發,單是一筆5萬多元的餅乾等食物開支便未見申報,結果廉署公開承認搞錯,原因是最初誤判“食物不當禮物”所致,複查後重新把這些食品禮物列入,故湯顯明的送禮開支也由22萬元增至約28萬元。

特首梁振英於5月初成立「廉政公署公務酬酢、饋贈及外訪規管制度和程序獨立檢討委員會」調查湯顯明事件。5月中,傳媒再揭發湯顯明任內的送禮開支其實高達100萬元;不足10日後,現任廉政專員白韞六到立法會解畫,稱湯顯明任內送禮總開支為72.4萬元,其中28萬元是“湯送禮給官員”的開支,餘下約40多萬元則是“湯為廉署送禮給各界”。換言之,湯顯明和廉署的送禮開支,自此按收禮者分類,一拆為二。

委員會經過約4個月調查,昨日發表詳盡報告,指湯顯明任內廉署的送禮開支總額其實高達130萬元,比較前述的72.4萬元多。廉署解釋,新一筆的58.9萬元開支,屬於“廉署轄下個別部門送禮”,也就是說,連送禮者也作分類,形成目前一拆三的局面。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