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當今世界

台灣民航局代表團在蒙特利爾

發表時間:

9月23日是第38屆國際民航組織大會召開前一天,中華民國民航局長沈啟來到了這座被台灣人稱為蒙特婁,被大陸人譯作蒙特利爾的城市。沈啟正好是在台灣退出聯合國的那一年開始在民航局工作,整整42年後,她對自己有機會率團回到國際民航組織感到非常榮幸和激動。在和記者的訪談中,她談及了台灣代表團的與會情況、和大陸代表團互動的細節,表達了在大會之後台灣參加後續區域性會議的願望,而對台灣成為國際民航組織觀察員的前景,沈局長表示相當樂觀。

廣告

會議首日上午9點45分,會員國進場,由九名專業人員組成的台灣代表團和其他觀察員11點入場參加開幕式,大會批准設立委員會,選舉理事會成員國,下午兩點會議重新開始後討論各委員會報告,選舉大會主席。晚上,台灣代表團參加了由理事會主席和秘書長舉辦的酒會。第二天開始項目討論,台灣代表團參加了經濟委員會、技術委員會、行政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和法律委員會等委員會的討論,晚上還出席了由東道主加拿大舉辦的酒會。沈局長表示“由於不是會員,台灣沒有投票權,但我們在會議中的待遇和其他的觀察員是一樣的”。在這裡她提到的其他觀察員包括全球航空運輸協會、世界氣象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非政府組織。

大會期間,台灣代表團與大陸代表團之間的互動引人關注。26日晚,台灣代表團舉行小型酒會,宴請友邦代表及加拿大官員和國會議員,大陸代表不在受邀之列。對此,沈啟解釋說“雖然我們和大陸的關係有改善,但在外交和正式場合還沒有協商出好的辦法,互動還是比較容易變成政治議題”。

不過她透露在大會上,雙方就有良好的互動,僅第一天會議,雙方就兩次相遇寒暄,大陸領隊是中國民航局夏副局長,他對台灣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到來表示歡迎。沈啟說目前兩岸每周航班達616班次,台灣飛大陸有54個點,大陸到台灣10個點,雙方每半年都會會面,到今年年底,飛行班次可能增加到670架次。沈啟表示要與大陸談的問題很多,諸如增加航班、大陸航班延期問題嚴重、飛航安全、空管和氣象的技術交流以及飛機維修等問題,但都要等回台灣再行安排,在蒙特利爾期間,雙方互動只發生在會議間隙,並沒有單獨舉行會談的計畫。

會議期間,大會理事會主席羅伯托·科韋·岡薩雷斯(Roberto Kobeh-Gonzalez)向新聞界透露,台灣這次以“主席貴賓”而非以“觀察員”的身份與會,是北京的提議。對此沈啟表示她接到國際民航組織的信函上,邀請台灣以“GUEST”的身份與會。這個身份在國際民航組織的歷史上從來不曾有過,中文譯為“特約貴賓”,因此,台灣代表團的角色非常特別。她說:“它的英文名字是guest,而大會上大部分與會者都是會員和觀察員,以前沒有GUEST這一名字,中文翻譯為特別邀請的貴賓。聽說這個名字是由大陸向大會主席提議(記者插話),這個我不太曉得,但大會給我們的信是用了GUEST”。

對於這次與會對台灣航空業的幫助,沈啟坦言由於台灣過去不能與會,只能通過私人公司獲取數月前的國際民航組織信息,這次在會議上就獲得了所有資料。她說參加大會是第一步,希望台灣能參加後續的區域性會議,在那裡可以和相鄰國家討論更多的技術性問題,獲得更多的資訊。

對於台灣成為國際民航組織觀察員的前景,沈局長認為有三方面原因使她保持樂觀,一是台灣朝野的共識,二是促成這次台灣與會的兩岸關係改善,三是美國和歐盟等友邦和團體的大力支持。沈啟認為:“台灣這次與會,就不可能回頭了,只會越來越往前,越來越正向”。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