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暴力頻發中伊拉克舉行自美軍撤離後的首次議會大選

發表時間:

伊拉克周三舉行自美國2011年撤軍以來的首屆議會選舉,伊拉克現任總理馬利基也同時尋求第三個任期。對此,不少分析認為,由於目前伊拉克經濟發展陷入困境,掌權8年的什葉派穆斯林總理馬利基也因激化教派分裂與試圖鞏固權力獲取政治利益而受到抨擊。伊拉克人民對現狀不滿的暴力衝突已經白熱化,因此,這次大選也可以說是對他的公投。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法新社指出,伊拉克政府安全部門在全國部署了大量兵力,以確保選舉順利進行。因為,就在大選開始前,伊拉克各地頻頻傳出爆炸攻擊事件,特別是西部安巴爾省(Anbar)籠罩在暴力陰影中情勢緊張。先前發生在星期一和星期二的襲擊中,有近90人死亡,另外,過去一周也至少有160人喪命。截至選舉當天,沒有團體出面對襲擊承責,不過,遜尼派激進分子被當局指為破壞伊拉克民主政治進程而主導這些暴力活動。

周三,在伊拉克內政部與國防部聯合制定選舉安保計畫的嚴格執行下,全國約5萬個投票站每間都有三道防線。據悉,第一道是在投票站附近路口部署安全部隊和警察;第二道是在投票站外設置巡邏部隊;第三道則是在投票站的入口處布置特別行動隊,同時對投票者進行安檢。甚至連伊拉克國內最大的監獄阿布格萊布監獄也因大選而關閉,囚犯也暫時被轉移別處。

法新社說,周三一大早,現任總理馬利基即在巴格達投下自己的一票,他同時呼籲伊拉克選民踴躍投票,並且用這一票來遏制恐怖主義繼續滋長。據該國選舉委員會統計,當選舉進行至一半時,投票率約在40%。據報道,大選之日整天禁止汽車行駛,以防自殺式攻擊和汽車炸彈,首都巴格達更是到處封鎖,很多選民需要步行前往投票。

儘管嚴密的安全措施,伊拉克全國各地還是發生了超過50起針對投票站或投票民眾的攻擊,造成至少14人死亡及30多人受傷。此外,美國國務卿克里也對伊拉克選民表達了他的敬意,他讚揚伊拉克人民雖處於恐怖主義的威脅,仍勇於去投票,對極端分子當頭棒喝。

日前,伊拉克副總理穆特拉克對媒體表示說,伊拉克的未來將取決於本屆議會選舉。依他之見,伊拉克明日的道路可能會在這次大選後發生改變。他警告說,過分強調教派主義將讓伊拉克面臨分裂的危險,並希望這次大選有助於使伊拉克成為一個民主、文明和寬容的國家,實現民族大和解。

據介紹,伊拉克本屆議會選舉具備合格選民資格的人數超過2000萬人,據伊拉克選舉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本屆選舉的候選人數量高於前兩屆,共有9012名候選人競爭議會中的328個席位,而其中女性候選人的數量達到2607人,佔總比例的28.8%,這也是歷屆選舉中最高的一次。

法新社報道稱,由於缺少可信的民調,目前難以預測伊拉克新一屆議會的組成,還有專家認為,伊拉克選民們的投票意向將由教派和種族因素來決定,就算馬利基領導的法律國家聯盟(State of Law Alliance)能夠在本次選舉中領先,執政黨也無法取得絕對多數席次。

大選後階段將是伊拉克民主的重大考驗。2010年議會選舉後,歷經9個月才完成組建新政府,而且當時還有數萬美國駐軍。有些人士警告,這一次可能得花上1年才可能讓新政府成形,預料協商過程也會伴隨巴格達周圍地區與安巴爾省的激烈衝突,從而為協商注入不穩定的因素。換言之,有別於於先前的民族團結政府,外界預期馬利基接下來會建立較強勢聯盟的多數政府。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