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華人社會

巴黎第十三區中國城的變遷

發表時間:

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巴黎13區開始成型的華人區,在不到四十年的時間裡,已經發展成為歐洲最大的中國城。每年中國傳統新年之際規模逐年擴大的嘉年華彩裝大遊行體現着這種發展,張揚的鑼鼓也反映出這裡華人社團的人文變遷。

華人社會
華人社會
廣告

巴黎13區的中國城主要集中在由紹瓦西、伊夫利和馬塞納三條大街構成的一個三角區域。他的早期形成伴隨着上個世紀70年代末越南、柬埔寨和老撾這些亞洲國家的政治動蕩,可以說帶着濃厚的反共色彩。首先是越南。1975年,越南北部的共產黨政權攻陷南部,控制了越南全境,數以百萬計的居民開始遷徙流亡,很多人選擇了前宗主國法國為目的地;與此同時,波爾布特領導的紅色高棉政權的大清洗與屠殺行動也迫使無數柬埔寨人選擇了逃亡;1975年,同是共產黨色彩的老撾人民革命軍推翻親美國王朝體制,建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此後的幾年間,近10%的老撾人也踏上了流亡的旅途。面對在香港或泰國曼谷難民營艱苦不堪的收留環境,讓-保羅•薩特、雷蒙、阿隆等法國知識界名人發起媒體宣傳活動,敦促政府接納這些曾置身於法國殖民統治之下地區的難民。大批亞洲難民就這樣陸續湧入法國。

這些被稱作船民的亞洲難民在輾轉抵達法國後,一部分被分散到各地城市,但其中相當一部分人看中了當時巴黎13區價格便宜的高樓大廈。這些30多層、高近百米的居民大樓原本為巴黎的青年白領而建,但經濟危機的衝擊,使得這些新型建築變成了無人問津的空巢,而對於那些催促間背井離鄉來到這個文化和語言環境截然不同的難民來說,聚居在一個有眾多同鄉人的街區無疑既是一種心理上的社團歸屬,也是生活與創業過程中的便利。

這些亞洲難民的到來大大改變了13區的經濟與人文景觀。在他們到來之前,這裡更是一個走向蕭條的工業區,有汽車製造廠,有巧克力工廠,也有皮革作坊等等。而如今這裡已經完全是亞洲特色的商業區。而這裡所謂的亞洲,其實更是中國。那些被迫拋棄了家產、祖業流亡至此的難民,原本大部分是華裔商人。他們或者已經幾代人在這些亞洲國家創業,或者是在1949年前後為逃離中國共產黨政權而舉家南下。這些再次背井離鄉者為了生存,開始在13區接手那些閑置的店面,在這裡重新創業,早期的服裝加工廠逐漸被出售亞洲商品的商店和餐廳所取代。30多年後,這裡有近300家由亞洲人持有的店鋪,其中大部分為餐館,這裡近80%的華人都在商海中沉浮。1976年由老撾華人陳氏兄弟開辦的陳氏超市,如今已經發從當年的亞洲食品小店發展成有5家分店、僱員450多人的大型超市。

13區的唐人街並不像舊金山唐人街那樣建築風格明確,他的形成也更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但在很長時間內,由於文化與語言上的障礙,這裡的華人更像是一個封閉的社團,在法國人眼中更像是一個難知究竟的謎。這些華人雖然很能吃苦耐勞,但處事謹慎低調。而這些在催促間為了逃命而拋棄了家產、祖業的難民之所以後來得以逆境重生,主要得益於彼此間的互助扶持。創業的資金並非來自法國銀行,而是來自一種親朋好友間組成的借款機制,很像是今天人們所說的小額貸款。在不明就裡的法國人眼中,這種機制猶如地下錢莊,帶着幾分黑社會色彩。這種遠離外部視線的內部自助貸款方式如今已逐漸成為過去,但這些華人企業如今仍然保留着某種神秘色彩,很少接受媒體採訪。

不過,這種謹慎顯然並不意味着這些華人不想融入當地社會。恰恰相反。他們把這種融入的必要性傳授給了他們的下一代。他們的孩子往往是學習上的佼佼者,父母白手起家的艱辛變成了孩子在學校奮發努力的激勵,他們已經完全融入了法國社會,以至於作為13區中國城興起的核心要素的家族經營模式如今顯現出後繼無人,因為他們的子女或孫子女如今更多的是醫生,是律師,是高管……

30幾年過去,13區華人社團的構成與人文版圖逐漸變化。當年的難民如今已經接近退休年齡,而隨着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開始頻頻收購早一代華人無法持續經營的產業。他們有更加符合時代的經營思維,更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如今的13區華人社團也不再像早年那樣低調,最近20年,每逢中國傳統新年,他們都組織彩裝大遊行,規模一年比一年壯大,內容也一年比一年豐富,吸引着上萬法國人前來觀看。

中國在國際經濟舞台的崛起顯然在一定程度上給這個華人街區注入了某種自豪,當年濃厚的反共色彩已經逐漸淡去。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