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灣政治

馬英九呼籲民進黨勿贏了惡鬥卻輸了台灣

台灣總統馬英九今天針對高雄氣爆事件和台灣的經濟困境發表談話,他憂心忡忡地呼籲停止政治惡鬥,一方面儘速處理高雄氣爆的救災與重建工作,另方面呼籲在野黨放棄在國會霸佔主席台的暴力杯葛,以免贏了惡鬥,卻輸了台灣。

廣告

馬英九發表這番談話顯然是心所謂危,因為就在高雄氣爆事件之後,民進黨仍採取不斷攻擊經濟部等其他單位以圖卸責,導致經濟部長張家祝因服貿協議被在野黨惡意阻擋所累積的不滿上升到頂點,心灰意冷,毅然辭職。而面對在野黨不顧國家經濟命脈鬥到底的手段,馬英九除了呼籲之外似乎也無可奈何。

馬英九的談話主要引述8月4日美國亞洲【華爾街日報】的社論,再度提醒民進黨及支持者,不能為了意識型態上反對中國,而拒絕自由化、國際化的經濟腳步。亞洲華爾街日報這篇社論的標題是「臺灣自甘落後」(Taiwan Leaves Itself Behind),主要內容在批評台灣當前自我孤立的社會氛圍,內容一針見血,指出問題所在。

馬英九引述這篇社論的三個主要論點說,
一,中國大陸是全球供應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80%對外投資與40%的出口都是去大陸和香港,這是無可避免的現象。堅持對大陸投資與貿易設立障礙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傷到自己。
二、中國大陸與韓國今年底將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韓國大多數產品將享有零關稅進入大陸的優惠。台灣與韓國出口貨品高度重疊、競爭激烈,這將會對臺灣帶來嚴重問題。為了改變台灣的競爭劣勢,也為了讓台灣的出口貿易可以減少依賴大陸,台灣應該通過兩岸服貿及貨貿協議,以免在周邊國家降低貿易障礙時更加孤立。
三、台灣的立法院應該儘速通過因為學運而受阻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與「兩岸服貿協議」,不這麼做,臺灣會進一步被孤立。

馬英九指出,亞洲華爾街日報這叄點看法,他的政府在過去一年中都說過很多次,但有人認為是「危言聳聽」,甚至說是「恐嚇人民」。

馬英九強調,為了避免在亞太地區被邊緣化,台灣除了持續推動貿易自由化,繼續法規鬆綁與開放市場之外,也無法迴避兩岸的經貿合作。他特別呼籲在野黨放棄在國會霸佔主席臺的暴力杯葛。他反問,如果再以少數暴力霸凌多數的方式癱瘓國會議事,台灣的經濟命脈究竟應該怎麼辦?他也呼籲民進黨,千萬不要贏了惡鬥,卻輸了臺灣。

法廣特約記者陳民峰台北報導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