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茉莉花”革命後 突尼斯首次舉行總統大選

發表時間:

北非國家突尼斯選民從當地時間今天早上8點開始,紛紛前往投票站進行總統大選首輪投票,從27位候選人中選舉出總統。這是2011年初,突尼斯爆發茉莉花革命推翻總統本阿里政權近四年後,突尼斯首次舉行總統大選,通過選舉方式產生的政府將取代過渡政府。若選舉得以順利舉行,意味着突尼斯人民以和平和民主的的方式完成了茉莉花革命。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1956年突尼斯獨立以來,該國人民首次進行自由的總統選舉,重要性和象徵意義十分明顯。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由於2011年發生“茉莉花革命”的阿拉伯國家目前要麼是遭到鎮壓,要麼陷入混亂,因此突尼斯得以通過民主的形式順利舉行立法大選和總統選舉,可以說的確是獨樹一幟,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10月26號,突尼斯就已經順利舉行了茉莉花革命以後的首次正式民主立法選舉,據報道,當時選舉在相對平靜的氣氛中進行,獲得國際社會的一致讚揚。主張政教分離的呼聲黨獲取37%的選票,將擁有81個議會席位,成為第一大黨,目前執政的伊斯蘭復興運動黨隨後承認在選舉中失敗。而呼聲黨的領袖,今年已87歲高齡的貝吉-卡伊得-埃塞布西BéJI Gaïd Essebsi)也成為此次總統大選的熱門人物。由於擔心伊斯蘭極端分子製造恐怖襲擊事件破環選舉,突尼斯國防部長表示將採取一切措施保證選舉順利進行,今天也在突尼斯全國部署了上萬名警察和軍人。

今天投票結果將於11月26號公布,如果沒有候選人獲得絕對多數選票,將於12月底舉行第二輪投票。未來的總統執政期為五年,最多隻能當選兩次。

本台法語組發自突尼斯市的報道分析指出,目前有三到四位熱門候選人,所以第二輪投票極可能勢在難免。但此次選舉中存在幾個未知數,讓選舉結果難以預測。

首先,突尼斯最大的伊斯蘭黨伊斯蘭復興運動黨在此次選舉中缺席,該黨支持者的選票將投給誰是至關重要重要,如果這些選票最終由伊斯蘭復興運動黨在政府中的聯盟  保衛共和大會黨的黨魁,也就是現任總統蒙塞夫•馬爾祖基獲得,就會給馬爾祖基在第二輪投票中帶來優勢。

另一個關鍵問題是呼聲黨的領袖能否再次保持其領導地位,在立法大選中,不少人之所以投票給呼聲黨是因為拒絕執政的伊斯蘭復興運動黨,而此次總統大選沒有該黨的候選人,所以上次投票給呼聲黨的選民可能會將選票分散給別的候選人。

來看看突尼斯1956年獨立以來的總統情況。獨立以後,1957年成立突尼斯共和國後,哈比卜•布爾吉巴任第一任總統,1975年3月,議會通過憲法修改草案,布爾吉巴成為終身總統。1987年11月7日,時任總理本•阿里推翻布爾吉巴,任第二任總統。1988年通過的突尼斯憲法修正案規定總統任期五年,可連任兩屆。但2002年5月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取消了對總統連任次數的限制,並將總統候選人的年齡上限增至75歲,為本•阿里競選連任2004年及之後的總統職位掃除了法律障礙。但本-阿里沒有想到的是,讓他成為終身總統的最終阻力不是憲法的條款,而是街頭運動,眾所周知,2010年12月,突尼斯爆發“茉莉花革命”,2011年1月14日本•阿里緊急宣布解散政府,由總理穆罕默德•加努希代理總統職。1月15日本•阿里逃亡沙特阿拉伯。

而為了避免突尼斯再次陷入本-阿里時代的獨裁局面,新憲法只賦予總統相當有限的權利,但由於是通過全民公投產生,所以,新的總統還是有重要的政治分量,比如可以解散議會等。

突尼斯在茉莉花革命之後雖然沒有陷入失控的混亂狀態,但由於2013年兩位政府反對派人士先後遭到暗殺,引發轟動,從某種程度上極大地動搖了突尼斯的政局,也給政權過渡帶來不少陰影;同時,突尼斯還面臨激進伊斯蘭組織實力上升的勢頭,尤其是在與阿爾及利亞接壤的地帶,這些組織經常發動對安全力量的攻擊。當然,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突尼斯國內的社會經濟結構問題也急需解決,這些都是勝選的總統黨派將面臨的重要挑戰。

分析認為,目前的關鍵問題在於,從票箱中選出來的未來總統如何通過黨派結盟給突尼斯帶來政治上的穩定,如果沒有政治上的穩定,將很難振興經濟,重建國家安全。所以,今天突尼斯人們通過票箱傳遞出來的信息將對未來幾個月的政局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