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法國共和大遊行後的疑問與期待

發表時間:

1月11號,將永久地被記在法國甚至世界歷史上,在全世界的矚目中,全法國近4百萬人為了捍衛被恐怖分子威脅的言論自由,向手段殘忍,肆無忌憚濫殺記者,漫畫家,警察以及猶太人的伊斯蘭恐怖主義分子齊聲說“不”,喊出“我們都是查理,是警察,是猶太人”的呼聲,為歷史,為捍衛共和國道德價值觀而走上街頭。在“共和大遊行”後的第二天,法國下一步如何走防範於未然,政府如何應對,達到民眾的訴求的問題被普遍提出。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當恐怖分子被擊斃,人民上街表達的自己的心聲後,評論認為並呼籲,對法國政府來說,接下來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讓1月11號這一天大家的行動帶來真正的結果。所有人都希望,現在法國政壇,不分黨派,將周日街頭人群發出的力量轉換為行動,實現法國人訴求。

那麼法國民眾希望什麼?要求什麼呢?

89街(Rue 89)網站今天刊出以“法國的恐怖襲擊:明天,我們做什麼?”為題的主編社論,指出,現在到了真正的問題被提出來的時候了。

首先,文章對法國人上街的原因作出分析。

作者德 拉 博爾特(Xavier De La Porte)指出,法國超過三百萬人上街了,目的之一是向恐怖主義發出信號,但恐怖主義分子根本不會在乎,反而,三個恐怖分子的行動居然引發300萬人和40多個國家和政府首腦上街示威,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種成功。

是捍衛言論自由呢?當然這是肯定的,但是匈牙利,土耳其國家的總理出現在遊行隊伍中如何解釋呢?因為他們在自己的國家實行的是禁止言論和媒體自由的政策。

是為了法國的團結嗎?三百萬人上街人數是不少,但是還有更多的沒有上街的人。

他認為,為了對羈難者的同情和哀悼自然是重要原因之一,但從這一點出發肯定不能讓領導人採取相應的政策。

所以在悲傷和激情過後,應該對一大堆具體的問題給出答案。首先,為什麼法國的情報部門沒有能夠預防這類襲擊?為什麼三個恐怖分子曾經受到監視,但後來監視被撤銷?總理瓦爾茲承認出現了漏洞,那是什麼樣的漏洞呢?難道真如美國情報部門所說,是法國疏忽了也門的蓋達基地分支?

隨後提出的就是社會問題,為什麼法國社會醞釀除出了恐怖分子?這些人過去並沒有生活在社會邊緣,而是正相反,從年幼時期開始就接觸共和國的社會機構,從學校,社會救助,到司法部門都曾給予他們幫助,他們都是共和國的孩子,他們為什麼反過來對出生地,對養育了自己的社會進行報復呢?為什麼他們認為在自己和受害者死亡中能體現生命價值?這些究竟是極個別現象,還是有不少年輕人可能會走上同樣的歧途?問題是法國究竟在哪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除了上述問題以外,更進一步思索,另一個浮現出現的問題就是:我們目前生活在一個破裂的時代。

不少人認為巴黎三起恐怖襲擊是總統奧朗德執政的轉折點,有人認為設施一個自由意志論者時代的結束,也有人認為法國人的大型集會是長久以來精神危機的蘇醒,也有人指出這是法國經濟復蘇的開端。

在安全領域,法國內政部長卡茲訥夫在和11個歐洲國家的同僚進行高峰會議後宣布將加強歐盟國家邊界的監控,還將建立歐盟國家交換航空乘客名單的機制。那麼這些措施是否會造成民眾對安全的緊張呢?

另外,就是不同宗教和種族之間的緊張氣氛,尤其是針對伊斯蘭信徒的羞辱。儘管幾天來政界人物在此問題上表現不錯,大力呼籲要區分伊斯蘭信徒和極端恐怖主義分子,但幾天來已經有不少明顯具有反伊斯蘭教的犯罪行為發生。

法語版的赫芬頓郵報法國網站主編,著名記者安娜 ∙聖 克萊爾(Anne Sinclair )也發表社論,指出法國沉睡了,反猶,反阿拉伯,反少數族群的仇恨讓人害怕自己的不同,擔心未來,充滿懷疑和怨恨。所有法國的基本價值觀開始出現裂縫,學校不被重視,平民區被拋棄,國家政府被歧視,失業嚴重,團結受考驗,政治領導水平下降。在周日的大型共和遊行後,大家都希望法國的博愛價值觀爭真的成為主要價值觀,而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89街網站評論最後指出,問題是這些都是長久以來就明顯存在也被認識了達到問題,為什麼到今天這些問題有再次出現,而且變得如此有必要呢?

一些問題可能會隨着案情調查進展得到解釋,但另一些問題可能永遠得不到答案。但無論如何,民眾的期待是否能得到實現無疑是對今後政府工作的極大考驗。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