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費加羅報:法廣十幾種語言播音每周有3千多萬聽眾

發表時間:

今天上市的三份法國報紙頭版各有側重。費加羅報的頭版提出的問題是:如何與監獄中的激進伊斯蘭影響力做鬥爭?解放報頭版圍繞烏克蘭曠日持久的東部危機展開,同樣以問題形式出現的標題是:是否要武裝烏克蘭軍隊?下周一,2月1號是“生命奉獻日”,天主教十字架報將關注的焦點投向那些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別人的教徒,並指出,將生命奉獻給別人也是教皇方濟各的承諾。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猶如巴別塔的法國對外視聽集團是法國在國外的聲音

首先來看看今天的費加羅報人物版對法廣隸屬的法國世界媒體集團(France Media Monde ,簡稱FMM)總裁瑪麗-克里斯蒂娜∙薩拉戈斯女士(Marie-Christine Saragosse)的人物特寫,文章指出,薩拉戈斯畢業於法國國家行政學院,一直致力於捍衛法國的共和價值觀,2012年成為法國世界媒體的前身,法國對外視聽機構總裁。費加羅小標題指出,薩拉戈斯女士有可能是下一屆法國電視集團的總裁候選人之一,但被問及此事時,她笑着予以否認。

同一文章對法國世界媒體集團做了介紹,指出,這個在外人看來有點像巴別塔的機構里有來自65個不同國家的人員,是法國在國外的聲音。比如,法國24電視台在五大洲每星期都有4千3百萬觀眾,而世界上150個國家都可以收到法國國家廣播電台的十幾種語言播音,每周聽眾總數超過3千6百萬。另外還有750萬聽眾每周通過蒙特卡羅(Monte Carlo Doualiya)中東電台的阿拉伯語廣播了解世界信息。2013年11月2號,法廣兩名記者,克洛德∙維爾隆和吉斯萊娜∙杜邦在馬里北部被殺害的事件讓所有的人員受到極大的震動。而在一月份巴黎查理周刊和猶太超市等恐襲案後,法國世界媒體集團各編輯部向全世界解釋法國發生的事件,薩拉考斯指出,我們一貫捍衛政教分離,男女平等原則以及言論自由,而在法國世界媒體內有不少擁有雙重文化的記者,所以更容易做到這一點。

法國總理瓦爾斯2017年的總統野心

今天出版的法國報紙上沒有直接與中國有關的報道。在費加羅報的政治版上,該報北京特派記者安娜 ∙羅文報道了正在中國訪問的法國總理瓦爾斯2017年競選總統的野心。對於瓦爾斯的中國行,記者指出,包括陪同他前往北京的原希拉克時代的總理,現任法國參議院外交事務主席,同時也是中國問題專家拉達蘭都給予給予讚賞,拉法蘭認為,中國領導人欣賞瓦爾斯是因為他年輕,而中國人喜歡長遠的合作,所以,瓦爾斯將在中法關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國領導人在經貿合作等事宜上都會關注瓦爾斯。

而瓦爾斯在北京訪問期間,法國出台的兩項民調結果都對他十分有利,認為他成為2017年總統候選人,進入第二輪的機會超過現任總統奧朗德,法國人儼然已經將瓦爾斯當成可以獨檔一面,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合適人選,也是在總統2017年第二輪總統大選是能夠戰勝極右派國民陣線領導人馬麗娜 勒龐 的最佳人選。在全球經濟第一大國中國受重視,在國內民意指數高,法國總理瓦爾斯目前似乎內外逢緣,人氣很旺,在民意指數出台第二天陪同他前往故宮博物館的記者都絕不會不注意到瓦爾斯臉上的微笑,在中國古代皇帝的宮殿里,瓦爾斯高興地說,這是一個充滿“和諧”的地方。費加羅記者感慨地指出,2015年伊始十分不尋常,對瓦爾斯來說,一切都出乎預料。

但他當然不會因此就開始對2017年的大選提前進行炒作。在隨後的記者招待會上,對於記者提出的相關問題,他的回答是,如果目前就談論與2017年大選有關的話題,他可能會失去與總統奧朗德的平衡以及良好的關係,畢竟,總理還是有總統任免的。

棘手的伊斯蘭激進分子在押犯問題

在巴黎本月初發生的伊斯蘭激進分子製造的多起恐怖案後,關於監獄內的伊斯蘭激進勢力對犯人的影響的話題引發關注。在今天的費加羅報頭版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令人震驚的數據,每天有20個伊斯蘭激進分子關入法國監獄,而其中不少人是從伊拉克或敘利亞參加過聖戰後回國,所以,如何將這些人與其他的犯人分離開來,減少他們可能的負面影響力,避免讓法國監獄成為培養恐怖主義的“後方”是目前法國司法部門和監獄方面重點考慮的棘手問題。報道指出,目前法國監獄中有150名因恐怖主義行動入獄的在押犯,另外還有150到200名“激進人士”。在巴黎郊區的一個監獄中施行的將23名激進分子單獨關押的經驗可能推行的其他監獄。

是否要軍事援助烏克蘭政府軍應對分裂主義武裝?

再來看看解放報周末版關注的烏克蘭東部危機,隨着親俄的分裂武裝控制的範圍日益誇大,平民傷亡人數不斷上升的局面,北約組織儘管擔心會帶來連鎖後果,開始考慮是否要給予烏克蘭軍隊軍事援助的問題。解放報對此解釋道,烏克蘭的民眾越來越成為分裂武裝肆無忌憚的攻擊目標,分裂武裝人士受到普京的支持,而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似乎起不到任何作用。面對這樣的局面,提供軍事援助這樣禁忌話題,現在已經在北約內部被公開提及。法國一位參議員指出,應該向烏克蘭提供武器,這樣就會讓普京在入侵烏克蘭東部付出的支出增高。在美國方面,儘管奧巴馬總統尚未邁出這一步,但已經明確指責是俄羅斯向烏克蘭分裂武裝提供武器,訓練等援助。但普京對此自然一直予以否認。

是否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是歐盟每個成員國自主的決定,但目前歐盟在對俄羅斯的制裁問題上都難以達成一致,在烏克蘭問題上如何保持一致的強硬立場也自然不是簡單的問題。

同一主題,在費加羅報上,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專訪中說,莫斯科的確侵犯了烏克蘭邊境,但是沒有具體解決烏克蘭東部危機的軍事方式。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