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柏林飛鴻

希臘要求德國支付二戰賠償是否有希望?

發表時間: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上台後,很快在講話中提到,德國應該支付戰爭賠償。德國政府反應也很快。就在齊普拉斯在雅典向當年抵抗納粹的犧牲者獻花並再次談到二戰賠償的當天,德國副總理加布里爾在柏林表示,德國已支付了各種高額戰爭賠償,根據1990年2+4方協議,德國支付戰爭賠償的義務已經結束。

柏林飛鴻
柏林飛鴻 RFI
廣告

希臘要求賠償指的是哪一樁?德國是否真地不再需要支付賠償?德國電視一台對兩國的歷史做了回顧,並就疑難問題請教了專家。

1941年,納粹德國猛烈轟炸希臘北部,隨後佔領了希臘大陸和地中海重要希臘島嶼。在隨後幾年中,納粹推行的是野蠻和屠殺政策,並摧毀了約1700個希臘村莊。希臘抵抗運動者曾組織游擊戰,反抗納粹的統治。

1942到1945年間,希臘發行銀行被迫向納粹德國提供了4.76億帝國馬克的貸款。通過這一強迫貸款,希臘的外彙儲備轉到了納粹手中。納粹則用這筆錢來經營北非戰爭。這筆錢,德國直到今天仍沒有償還。專家們估測,這筆錢加上利息相當於現在的80億到110億歐元。

上世紀60年代,西德政府曾與12個西方國家就二戰賠償簽署了協議。在這一框架下,西德與希臘簽署協議,賠償了希臘1.15億西德馬克。協議里明確說明,這筆賠償費是用來補償受到納粹摧殘的希臘公民的。對希臘國家的補償並不在內。

1990年,兩德和美、俄、英、法簽署了所謂的2+4方協議。該協議規範了兩德統一、德國主權、德國不再受到盟軍制約等事項。雖然協議沒有明文規定戰爭賠償以及其它償付要求,但簽署協議方的意願是,德國已支付了足夠的戰爭賠償,未來不再需要繼續支付這類費用。德國聯邦法院在2013年的一份判決中,也認為該協議意味着戰爭賠償的結束。

但希臘並非協議簽署方,對該協議事後也只表示了“獲知”,並沒有表示“贊同”。專家們表示,無論是國家法還是國際法,原則上都不允許協議不利於第三者。也就是說,2+4方不能在沒有徵得希臘的同意下,就取消希臘向德國要求戰爭賠償的資格。所以,在德國拒絕支付賠償的情況下,希臘如果繼續堅持,就必須到海牙國際法庭去打官司。不過,事過70年後,再來要求賠償,是否要求“過期失效”,這也是海牙法庭必須決定的事項。因為,如果70年後還可要求賠償的話,可要求賠償的時限就必須重新畫定。要不然,要求就拿破崙戰爭、三十年戰爭甚至中世紀戰爭給予賠償的申訴可能都會接踵而來。

雖然希臘現在還只是說說而已,並沒有正式向德國要求二戰賠償,但齊普拉斯和默克爾一開始就關係緊張。德國媒體說,齊普拉斯想孤立默克爾,推翻默克爾的節約政策。由此不難想象,齊普拉斯還會給默克爾出難題。 要求二戰賠償的事並沒有因為德國說不就打上了句號。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