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俄烏在歐盟斡旋下就天然氣問題達成協議

發表時間:

在歐洲聯盟的積極斡旋下,烏克蘭與俄羅斯3月20日終於就天然氣輸送問題達成一項協議,至少在3月底以前,俄方將繼續向烏克蘭境內輸送天然氣。已經持續緊張的烏克蘭危機得以暫時避免在天然氣領域再開戰場,歐洲聯盟也因此得以保證其過境烏克蘭的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免受干擾。

生態、健康與科技
生態、健康與科技 © 網絡圖片
廣告

3月2日在布魯塞爾的談判雖然直接涉及的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兩家天然氣公司之間的供購協議,但雙方圍繞天然氣輸送問題的爭執其實遠不是一次貿易糾紛。烏克蘭在東部地區面對的分離主義危機才是導致這場新的危機的真正原因。

從貿易層面來說,烏克蘭其實是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大國,每年從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進口約260億立方米天然氣。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更是普京政權之下的對外施壓工具。2月20日,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突然宣布向烏克蘭東部地區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直接輸送天然氣,目前控制這兩個地區大部分地盤的親俄羅斯反叛武裝聲稱基輔政權在未預先通知的情況下,停止了以往的天然氣輸送。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解釋說,向烏東地區直接輸送天然氣是出於人道援助目的,俄羅斯總統普金則索性指責烏克蘭政府停止向反叛武裝控制的東部地區輸送天然氣不亞於“種族滅絕”舉動。俄羅斯方面雖然單方面決定直接向烏東地區輸送天然氣,但要求基輔的烏克蘭政府為所輸送天然氣買單,因為這些天然氣輸送到了烏克蘭境內,並威脅說,倘若烏克蘭不按照協議預付供氣款項的話,俄方將停止向烏克蘭供氣。而烏克蘭則指責俄羅斯方面違反了去年秋季俄烏雙方就天然氣輸送達成的協議,強調烏方2月份已支付的天然氣並未全數到位。

毋庸置疑,圍繞天然氣的爭執給本已落實艱難的烏克蘭境內停火協議帶來更大的壓力。莫斯科高等經濟學院俄國專家彼特羅夫向法新社表示,這是俄方的一項政治措施,是向基輔進一步施加壓力的手段。

這其實也並不是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首次發生天然氣輸送危機。自烏克蘭親歐派勢力上台以來,兩國間的緊張關係不斷升級,能源供應更成為雙方較量的另一種手段。去年6月至12月間,俄羅斯就曾停止對烏克蘭供氣。雙方在歐洲聯盟的斡旋下,才於去年十月達成恢復供氣的協議。相關協議應當於今年3月底到期。

歐洲聯盟之所以積極斡旋俄烏天然氣危機,除了需要儘力保證新近達成的烏克蘭東部停火協議落實外,更是為了避免這場危機影響俄羅斯向歐盟成員國的天然氣輸送。2006年和2009年俄烏兩國的天然氣之戰就曾對歐盟成員國的天然氣消費造成影響。歐盟每年向俄羅斯進口1300億立方米天然氣,其中一半的進口需要過境烏克蘭,經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四國,進入歐洲。烏克蘭方面已經表示,倘若俄羅斯中斷供氣,它不排除從過境輸往歐洲的俄羅斯天然氣中提取所需。而斯洛伐克、匈牙利和保加利亞三國至少80%的天然氣消費依賴俄羅斯進口。其次,捷克、希臘、奧地利、斯洛文尼亞、波蘭和意大利等國30%的天然氣消費也來自俄羅斯。

好在俄烏兩國天然氣公司在緊張叫板之後,接受了歐盟的斡旋提議,於周一在布魯塞爾達成協議,雙方將繼續執行去年十月達成的供氣協議,俄方承諾在3月底以前,繼續向烏克蘭輸送天然氣,烏方承諾交付保證本國3月份所需天然氣進口的費用。雙方並且同意就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地的供氣問題另外談判。

不過,相關協議3月底到期,歐盟、俄羅斯與烏克蘭在本月底就需要圍繞此後的供氣價格和數量再開三方談判。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