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奧朗德打算打擊敘利亞伊斯蘭國組織

發表時間:

今天(6日)要為大家介紹日期為9月6日至7日的中間偏左法國午報 --- 世界報( Le Monde)的頭版頭條關註:奧朗德打算出兵敘利亞*打擊伊斯蘭國組織。今天世界報如同昨天的幾家法國大報,仍無有關於中國的報導。 

廣告

世界報今天的頭條報導指出,法國政府研究出兵打擊伊斯蘭國組織的可行性,像美國一樣,不只是在伊拉克,同時也打算在敘利亞進行打擊。

敘利亞內戰是引爆移民壓境歐洲的原因,法國總統奧朗德昨天指出,所有人都意識到,不能再讓惡劣情況繼續下去了。他說,法國不再要求阿薩德退位,只要求他的中立化,這些都將透過推進外交討論進行。

報導提要也指出,俄羅斯曾試圖說服阿拉伯國家攜手共同成立第二個反伊斯蘭國組織聯軍,但不接納西方國家。
奧朗德九月七日周一將在開學復業的記者會中說明政府的策略及方針。法國防長周四已表示,打擊伊斯蘭國組織是法國極其關心的重大議題之一。不過,眾所周知,奧朗德一直對美國在2013年8月的軍事策略改變難咽苦水。

報導指出,由於這些前嫌宿怨,一年前,聯軍開始在敘利亞行動,巴黎拒絕加入聯手擴大打擊敘利亞行動。採取“雙不”政策,亦即:既不要阿薩德,亦不要伊斯蘭國組織。

事實上,法國外交界一直認為,優先打擊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組織會弱化未來走出危機的可能,強化敘利亞政權。

世界報還指出,法國2014年9月宣布參加國際打擊伊斯蘭國組織的行動。但到目前為止,為與阿薩德政權畫清界限,不讓其從中獲利,法軍的行動僅限於伊拉克境內。法軍的空襲行動重點在於保護當地庫爾德人的安全。美軍和其他盟軍則進入敘利亞,對伊斯蘭國組織展開空襲。

奧朗德今年七月底在總統新聞協會晚宴上還重申法國無論如何都無意進入敘利亞進行軍事干預。此前法國總統曾向敘利亞反對派作出保證:法國軍隊絕不進入敘利亞。

不過,伊斯蘭國組織近年來在敘利亞控制的地盤越來越大,燒殺搶掠,導致大批平民出逃。這些難民首先進入土耳其、黎巴嫩、約旦等周邊國家,但周邊國家 已不堪負荷,加上當地難民營的條件很惡劣,於是大批難民開始搭船橫越地中海,湧入歐洲。根據2013年的統計,敘利亞人口約為兩千三百萬。

法國一名將軍向世界報指出,嚴重戰亂的震央是在敘利亞,只打擊伊拉克是一種錯誤的策略。即便如此,但因敘利亞內部情勢實在很複雜,法國軍方對於出 兵選項都持非常保留態度。他還說:因考慮到當地極端複雜情勢:有2000名北非游擊武裝份子混雜在敘利亞百姓當中。美國是宣布要花至少三年時間進行空中打 擊。

那麼法國是否有這種打擊能力呢?當然是有,但打擊卻不必付出代價則更是困難。因此法國政府一直對此選項保持審慎態度,必須要有國際各方的合作。

的確,這是一項艱難的工作。世界報引述一名有影響力的法國外交人士的分析指出,因若要求伊朗放棄阿薩德,伊朗將會有很大的損失。至於俄羅斯,他們已說過:“讓我們先解決伊斯蘭國組織的問題,至於阿薩德,我們以後再說!”

另一種屬於比較嚴厲的批判聲:的確,在伊拉克,聯軍也進行打擊、遏阻伊斯蘭國組織。但法國不追隨美國進行對敘利亞空中打擊行動是有道理的,因美國 在讓遜尼派壯大後,卻未能削弱伊斯蘭國組織。這是法國戰略基金特別顧問赫斯布爾( Heisbourg )指出的。他還說,法國的政治方案是什麼?我看不出法國與攻打敘利亞的聯軍結合有何好處。除非是為了要證明法國在解決移民危機上,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地擴大 其在伊拉克、、阿拉伯聯盟及西方國家的聯合軍事行動。

直至目前,外交人士及專家都認為法國政府沒有形成任何未來的政策。西方國家經常提到2012及2014年日內瓦會議時所頒布的解決敘利亞問題路線 圖。他們要的是,所有者敘利亞的協商談判要能夠達到多方同意下組成的一個“過渡政府,而且能擁有全部的行政權力”,亦即剝奪阿薩德所有的權力。

在奧朗德於今年使節會議上提及“中立化”阿薩德後,外長法比尤斯在八月二十八日說明指出:如果為時還不晚的話,這是唯一能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與阿拉伯國家、美國、俄羅斯、土耳其及伊朗等國領袖們討論這個問題。

不過,世界報結論指出,這些討論雖然細緻入微,但解決辦法至今仍遙不可及。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