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昂山素季犧牲個人生活走向權力中心

發表時間:

緬甸人在這個星期天潮水般湧向投票站,投下25年來最自由的一票。如果不出意外,反對黨領袖昂山素季將被推上權力核心。不過,在這個窮困、行政機關運作失靈而又沒有選舉傳統的國度,最終的投票結果可能要等到數十小時後才能出台。

在緬甸立法大選中博弈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昂山素季
在緬甸立法大選中博弈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昂山素季 路透社
廣告

選舉結果不能立即公布,選民擔心出現舞弊。但是,緬甸軍方領導人表示:“軍方沒有任何理由不接受選舉結果”。此前,緬甸總統吳登盛也表示,當局絕對尊重大選結果。

這是一個長期遭軍政權獨裁的國家,選民的擔心不是毫無理由。但是,曾15年被軟禁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昂山素季呼籲選民回到家中等待選舉結果。她籲請選民在選舉結果公布後,“平靜地接受選舉結果”。

現年70歲的反對黨領袖昂山素季,已成為緬甸民眾的偶像。緬甸在1990年舉行過一次“自由選舉”,軍政權以為勝券在握,允許昂山素季的全國民主聯盟參選。選舉結果卻橫蠻地遭軍政權否認,昂山素季本人也遭軟禁而未能投票。因此,星期日舉行的這場立法大選或將被視為是四年前該國開啟的民主轉型終於成功的標誌,四年前,緬甸發生了奇蹟,1962年以來統治緬甸的軍政權宣布自行解體。

立法大選固然重要,但隨之而來的更重要的一件事是議會選舉產生總統。作為最被看好、最富聲望的昂山素季卻被緬甸憲法剝奪了當選總統的可能。根據該國憲法,與外國人通婚或育有子女者不能當選緬甸總統。昂山素季已故的丈夫是英國人,他們的兩個孩子是英國人。

昂山素季夢想緬甸徹底與軍政權殘留的局面告別:國家破敗;人民遭受壓迫;她本人也曾被軟禁15年。她對國際媒體表示,本黨勝利後“我親自領導政府”,“我將高於總統”。昂山素季的表態被視作是向軍政權強加的一系列的法律發出的挑戰。

昂山素季在投票前說,“這次選舉對緬甸來說是一次變革的絕好機會,這種機會在歷史上只會來臨一次或者兩次”。對長期以來遭受軍政權嚴厲統治的緬甸民眾而言,昂山素季代表着“重返民主制度的希望”。一些選民表示,緬甸如要改變,必須要由昂山素季領導。的確,緬甸從2011年起發生改變,但兩個重大因素沒有改變:昂山素季照人的光環;無所不在佔據要位的軍人精英。對眾多的緬甸選民而言,昂山素季是一個反對威權統治的形象,他們想象:一旦昂山素季當選,1990中斷的民主命運就會重新掌握在人民手中。

新政權任務艱巨:修憲  發展經濟 團結少數族裔

觀察人士分析,如果公布後的結果與多數選民的期望相符,昂山素季以及她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將領導這個國家。但是,昂山素季面臨的任務十分艱巨。首先,緬甸將面臨修憲。在緬甸國會,即使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獲得大勝,如何與支持現在的執政黨的軍隊議員“共處”仍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軍政權在解體時仍然通過法律為自己未來在緬甸的政壇保留了十分有利的位置:根據在軍政權主導下通過的法律,在緬甸國會,25%的議席是軍隊代表的非選舉席位。修憲要解決兩大問題,一個是阻擋昂山素季當選總統的條款;另一個是軍隊在議會中的固定議席。修憲必須要在國會獲得絕對多數的通過。

緬甸面臨的另一個重大的問題是重建一個被軍政權統治五十年糟蹋到破產的國家。從資源上講,緬甸本是一個資源豐富,盛產石油、天然氣、玉石、銅、貴重木材的國家,但這些珍貴資源不斷地,現在仍然在遭到野蠻開採。從經濟層面看,儘管緬甸開啟政治改革後,西方已取締了大部分針對緬甸的制裁,緬甸經濟開始迅速增長,但仍然是東南亞國家中國民總收入最低的一個國家,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四分之三的人口依靠農業為生。從醫院到公路,所有基礎設施都處於破敗狀態。70%的地區不通電。在教育和醫療預算方面,緬甸是全球最差的國家。

而且,這個國家的經濟幾乎控制在與前軍政權關係密切的商人手上,有些人甚至依靠販毒發財。在議會擁有25%固定席位的軍隊,在經濟領域同樣保留了若干特權。另外,行政效率低下,腐敗嚴重,一個國際反腐敗組織把緬甸排名為全球最腐敗的三個國家之一。

緬甸新政權還面臨著一個如何團結各族人民維持國家穩定的重大問題,緬甸是一個多宗教和族群的國家,往往多方勢力割據,內戰頻繁。目前,緬甸政府已於10月15日與8個少數民族武裝力量簽署停火協議。但最大的武裝力量佤邦聯合軍,以及控制着克欽邦東北部大片地區的克欽獨立組織都還未與政府達成共識。緬甸只有成為一個穩定的國家,才能得到真正地發展。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