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全民盟勝選後 緬甸下一步如果走?

發表時間:

緬甸選舉委員會周五(11月13號)宣布,據不完全的計票結果顯示,昂山素季領導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民盟)在聯邦議會選舉中已贏得348個席位,超過聯邦議會總議席的半數以上,這個結果確保由民盟選定新總統人選,緬甸將結束25年來的軍政權統治,民盟領導人,緬甸政治轉型的重要推動着昂山素季下一步棋如何下值得關注。

緬甸民主鬥士昂山素季
緬甸民主鬥士昂山素季 REUTERS/Jorge Silva
廣告

法新社指出,歷史的巧合,也正是五年前的今天,被長期監視居住的昂山素季重新獲得了自由,而現在她領導民盟這個曾經被禁的政黨,獲得了緬甸執政大權。

昂山素季本人因為親屬有外國國籍而受到憲法制約,不能當選總統,但她已經表示,她是贏得選舉政黨的領袖,也是理所當然的政府領袖,全民盟會另推總統人選以符憲法要求,而她的權利將在總統之上。

緬甸擁有極重要的地緣政治地位,國際社會目前關注的焦點是,民盟或昂山素季在國內將如何處理與依然握有大權的軍政權的關係,與西方國家以及周邊包括中國和印度等國關係,自然,用手中的選票將昂山素季推上權利頂峰的緬甸人民希望她能改善民生,妥善處理好國內的政治和社會議題。

必須與仍擁有大權的軍政權相處

首先在緬甸國內,雖然目前跡象均顯示此次緬甸大選會實現和平權利交接,但軍方依然擁有上下議院四分之一的席位,2008年的憲法更規定軍方握有國會否決權,而內閣最重要的內政部長、國防部長和邊境事務部長,均有由軍方出任,在國家一旦出現緊急狀況,由軍方領導的組織, 可以接掌權力。由此看出,軍方層層設限,獲得選民授權的全民盟新政府,在內政、國防和邊境事務上,完全沒有話語權。所以,軍方才是凌駕於總統乃至政府的真正主宰。當然,極具政治頭腦的昂山素季已經呼籲緬甸總統和軍方坐下來談判,共同實現國家和解。

而緬甸長達半世紀的軍政統治遺留下大量的社會,經濟,金融等亟待解決的問題。據台灣一家調查機構在8月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緬甸民眾對下一屆政府最期待的是經濟政策(45%),遠遠超過政治改革(15%)。作為民主化的象徵,昂山素季必須對經濟穩定增長這一難題交出答卷。

國際社會在緬甸的競爭也已展開

在國際領域,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美國總統奧巴馬祝賀昂山素季和民盟獲得歷史性大選的勝利。潘基文還對吳登盛的“勇氣和遠見”予以認可。奧巴馬近年來三次出訪緬甸,自然也是將緬甸置於美國亞洲軸心政策的重要地位上,緬甸政權的成功轉型也成為奧巴馬政府“參與外交”政策少數成功的案例之一,美國很可能放寬或解除對緬甸的制裁,加大經濟援助力度,確保本國權益。而作五年來緬甸推進民主化改革的“回報”,歐洲國家也已經解除了對緬甸的大部分經濟制裁。

再來看看緬甸和中國的關係,在緬甸前軍政府被國際社會孤立時,在經濟和外交上均嚴重依賴中國。但2011年春季上任的總統吳登盛採取了“脫離中國”和平衡外交政策。自2012年春季在議會補選中被選為國會議員以來,昂山素季多次訪問歐美和亞洲國家,卻有意避開中國。國際社會曾認為昂山素季不會接近與緬甸前軍政府同樣存在人權問題的中國。在離選舉還有5個月的時候,昂山素季卻決定訪華。6月11日,昂山素季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緊緊握手。此舉顯示,中國已經做好了和這位“民主鬥士”合作的準備。

國際人權團體曾期待昂山素季在中國提及同為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的劉曉波,但昂山素季在訪華期間並未提及。但昂山素季在接近中國時已做好遭受批評的準備。訪華舉動成為政治家昂山素季奪取政權的現實判斷。昂山素季曾表示:如果我們掌握政權,與中國的關係將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日本也開始接近緬甸。日本為吳登盛政府免除了5000億日元的逾期債務,同時在城市計畫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提供了大量支持。日本也一直保持與昂山素季接觸,為“大選後”的局勢做準備。

因此可以看出,各國早已在爭取在緬甸的影響力問題上展開競爭,昂山素季及其政黨未來的決策值得密切關注。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