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法國地區選舉第二輪投票在諸多未知中展開

發表時間:

法國地區選舉第二輪的投票活動(12月13日)星期日在全國各地展開。今次選舉充滿了多個未知數。不確定的選舉結果、尤其是極右翼國民陣線可能首次奪取一個或多個地區領導權的結果,有可能激勵更多對此結果深感憂慮的選民踴躍參加投票。上周日舉行的第一輪投票,僅動員了僅過半數的選民參與。極右翼國民陣線在13個新的行政大區中,贏得了六個,超過傳統右翼共和黨,而執政左派社會黨則列位第三。

廣告

為了減小國民陣線獲勝的可能性,社會黨宣布撤出在北加萊海峽省-皮卡第和普羅旺斯-阿爾卑斯 - 藍色海岸地區的競選之後,左、右翼黨派及國民陣線三方陣營最終將在11個大區展開決鬥,而傳統右翼黨與極右翼黨派則在另外兩個地區拉開爭奪戰。普遍分析認為:繼國民陣線在第一輪投票中占居優勢後,選民的大量參與將對這些地區的最終結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最近幾天來,辦理代理選舉手續的各區相關部門門前排起長龍,隊伍中尤其不乏年輕人。他們希望利用自己手中的一張選票,打擊極右勢力的崛起。因此,分析人士對今次選舉的參與率抱有很大期望。各派陣營也紛紛將贏得更多選票的希望寄託在選民的積極參與上。

今天舉行的第二輪投票活動主要有三個未知:首先,打響了第一輪選舉這場戰役的國民陣線是否還有可挖掘的選票?第二,三個黨派爭奪局面的擴大以及兩輪選舉之間憂慮情緒的增加會否對更大規模地動員選民起到作用?第三,也是最大的未知點,就是:社會黨撤出北加萊海峽省-皮卡第和普羅旺斯-阿爾卑斯 - 藍色海岸地區的爭奪之後,左翼選民會否遵循巴黎的指意?他們將選擇前往投票站支持傳統右派、還是閑坐在家中?上周日的選舉顯現:所有地區都進行了重新洗牌。如此不確定的局面還從來沒有在法國舉行的第二輪地區選舉中出現過。

極右翼陣營贏得一個或多個地區的領導權,將是首次出現在法國的一個現象。面對經濟危機束手無策的傳統政黨,國民陣線以其反歐洲和反移民的主張,其民意指數在最近五年來舉行的歷次選舉中不斷攀升。

法國在遭遇了11月13日的恐襲行動後,本次地區選舉的競選活動在一片漫罵聲中嘎然而止。政府總理瓦爾斯發出警告說:如果國民陣線掌控大權,法國將面臨“內戰”威脅。此前,國民陣線領導人馬琳娜-勒龐表示:該黨如在北部地區獲勝,將讓政府的“日子不好過”。

本次選舉雖然僅為一次地區性選舉,其結果卻絕不容忽視,它將對2017年的總統大選構成嚴峻挑戰。特別是針對在首輪投票中僅獲得27%選票的傳統右翼黨。第二輪選舉過後,右翼黨派前總統薩科齊打算爭奪2017年總統大選的野心可能遇挫,他將需面對兩位艱難的對手、前總理朱佩和菲泳。薩科齊希望以其慣用的安全、移民及國民身份認同問題與極右翼黨派抗爭的戰略,並未能阻止部份保守派選民轉向國民陣線,也未能阻止該黨內部的分裂。許多共和黨候選人拒絕薩科齊參與他們的地區會議。

左翼陣營方面,有些人認為:在地區選舉中處於失利的社會黨關於“共和陣線”對抗國民陣線的主張,成為在2017年推出現任總統奧朗德的最佳戰略:巴黎恐襲事件後,奧朗德的民意指數得到大幅攀升。

今天的選舉最終將產生怎樣的結果,正在受到各方的密切關注。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