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政治

議員一句「神經病 」 惹來十多組織指摘

面對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以點算在席議員人數的方法來阻延條例通過,建制派議員蔣麗芸不滿地說:「最多患精神病嘅,…就系精神病醫生,…黐線」(即神經病、發顛),有關言論被指歧視精神病人及醫生,先惹來精神科學院等組織指責,即使在她表示「深感抱歉」後,仍惹來十多個組織批評,包括平等機會委員會。

廣告

事件發展至第三天,蔣麗芸才在今(18日)早一個電台節目上表示,若收回言論等於沒說過,可以考慮收回,但她補充,已說的話,等於潑出去的水,「真的能收回嗎?」

立法會周三(16日)復會,俗稱「網絡23條」的《2014版權(修訂)條例草案》是議程之一,由於單是建制派議員已有足夠人數通過條例,反對草案的泛民主派議員於是用點算在席人數是否足夠及提出終止辯論等另類「拉布」手法來阻止議案正式進入審議階段,以至會議已持續進行至今(18日)第三天,草案仍未正式恢複審議,原因之一是有約四成半的開會時間花在點算人數上。

不滿泛民議員拉布的民建聯議員蔣麗芸在16日下午已發難,要求主席叫停有關拉布行動,期間,她把拉布議員比喻為精神病人,包括主席在內的建制派議員是精神科醫生,指「最多問題出現、患精神病嘅,你知唔知系邊啲(哪些)?就系精神病醫生…因為精神病醫生坐喺度,聽精神病病人講得太多嘢,聽聽嚇自己都黐線(患上精神病)埋」。

精神科醫學院當晚即發出聲明,指責有關言論帶有歧視性,且會令全港二十多萬病人諱疾忌醫。及至17日早上,香港醫學會等組織繼續發聲明指責蔣麗芸,她在是日中午作出響應,只是感嘆泛民議員不斷「點人數」,在浪費資源,無意歧視或標籤任何人,「若有人覺得被冒犯,我深感抱歉」。但對會否收回言論及正式道歉,則全無響應。

蔣麗芸的「深感抱歉」論,未有平息民間組織的不滿,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平等機會委員會、社會服務聯會、康復聯會、社會工作者總工會及十二個關注殘疾人士團體則發表聲明或聯署,譴責蔣麗芸言論是「侮辱」、「不盡不實」及「帶有歧視性」,會加深公眾對精神病患的誤解和負面感覺,要求蔣麗芸正式公開道歉。

另外,截至今早,立法會申訴部收到逾十名市民意見,平機會則接獲十一宗查詢。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