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張倫:馬克龍勝選反映法國社會求變的深層衝動

發表時間:

充滿懸念的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終於隨第一輪投票結果揭曉勾勒出一個較為清晰的輪廓。根據最終檢票結果,從未經歷過競選洗禮的政壇新秀、前奧朗德政府經濟部長馬克龍以23,75%得票率領先所有對手,將在兩周後,5月7日的第二輪投票中,對陣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黨候選人瑪麗娜-勒龐。此前各方輿論擔心的極右翼政黨在首輪投票中領先的預測沒有變成現實,但半個多世紀以來在法國輪流執政的傳統左右大黨的候選人全部出局。在特朗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意外獲勝、歐洲各國民粹色彩政黨勢力成長的背景下,本屆法國總統選舉結果格外引人關注,更何況首輪角逐中,大部分候選人都或多或少的代表着一種對歐洲建設的懷疑甚至排斥的傾向。法國蓬多瓦茲大學副教授張倫先生認為,首輪投票的結果反映出法國社會尋求深刻變革、尋求新的未來發展方向的一種深層衝動。

法國中間派力量前進運動領導人馬克龍2017年4月 23日在總統選舉首輪投票中勝出。
法國中間派力量前進運動領導人馬克龍2017年4月 23日在總統選舉首輪投票中勝出。 圖片來源:路透社/Benoit Tessier TPX IMAGES OF THE DAY
廣告

法廣:首先,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首輪投票懸念重重,遠超出過往歷屆總統選舉。您對首輪投票選舉的結果作何評論?

張倫:總體來說,這次大選是法國政治史上  大概也在西方的民主政治實踐當中,幾乎十分罕見的一種情形。且不說有如此多的候選人  總共11位候選人參加第一輪角逐,而且各方面民調顯示,主要競選人之間的差距甚小,所以選況空前激烈,懸念甚高,一直到昨天(4月23日)20點根據投票情況發布初步預測那一刻,大概沒有任何人能預見到馬克龍先生會出線。當然,從我個人角度講,我覺得這其中還是有一些基本的脈絡可尋。馬克龍先生尋求中間路線,尋求一種全新的管理國家、再造法國、重建歐洲的中道政治哲學,有很深的內在道理,這也是昨天法國選民將他推上第一線,讓他第一輪出線的一個主要原因。過去一年多來各項民調對瑪麗娜-勒龐可能會在第一輪投票中佔據第一位的預測被顛覆。首輪投票結果中,是馬克龍高居第一。這樣的結果有偶然的、不確定的因素(要知道醜聞事件是造成菲永敗選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這其中有法國社會尋求變革、尋求新的未來發展方向的一種很深層的衝動,這也是為什麼傳統的左右兩派政黨全部兵敗如山倒的主要原因,這在法國第五共和國歷史上前所未有。從這個角度講,法國社會期待變革的要求是很深刻的,法國的政治史到了一個轉折的時刻。這是馬克龍先生在一兩年之內迅速崛起、最終成功出線、甚至可能當選總統的一個深層背景。

法廣:但是,從根本上看,馬克龍勝出是否真的代表一種未來的、新的社會模式呢?還是說他的勝利更多地來自選民對傳統大黨的失望與排斥?

張倫:我的看法是他恰恰代表了未來發展的一種取向。我們可以來看一下梅朗雄和勒龐各自代表的左右兩派相對極端的選票。他們的這些選票恰恰是對傳統政黨和現行體制的一種抗議性的投票。如果細緻分析,這兩方其實都缺乏引領法國走向未來的合理的、富有建設性的、可行的方案,這兩方,無論極左還是極右都有這樣的特徵,這也是法國民眾為什麼最後選擇馬克龍的一個最根本原因,畢竟馬克龍的方案有它的可行之處,能夠儘可能地綜合各方意見,為法國未來走出某些問題上的困境提供了一種可能。在這次選舉中,我高度關注了各個選站的一些情況和各路候選人的競選綱領,在我看來,只有馬克龍的方案當中有一些很強的關於法國未來的志向,有一種對未來有很強的信心,有帶領法國走向未來、重建歐洲這樣的色彩。我想,這一點是法國都市的一些相對理性、對未來還抱持一定信心的選民最後投票支持他的最根本原因。

法廣:無論是梅朗雄,還是瑪麗娜-勒龐,他們的競選綱領中都含有一種對歐洲建設的排斥。您覺得馬克龍的歐洲政策對他的勝利是否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張倫:當然。您剛才提到的這兩位左右兩派陣營的強勢候選人,他們在歐洲問題上都是抱着極大的懷疑、拒斥的立場,甚至不排除要脫歐的可能,這引發了整個歐洲和國際社會對法國這次選舉的強烈憂慮。(選舉次日),我們看到歐元在上漲,法國股市也在上揚,全世界,全歐洲,所有對歐洲未來、甚至在某種意義上說對全球人類的未來走向抱着一些理想、抱着一些希望的人大概都鬆了一口氣,因為畢竟歐洲建設代表着一種方向,一種理想,在今天這樣一個充滿動蕩、充滿不確定性和各種各樣的危機因素的背景下,歐盟的穩定至關重要,不僅僅是對歐洲,甚至對全球都非常重要。許多法國理性的選民了解這一點。同時,就純經濟利益而言,這兩位左右派候選人考慮退出歐元區這樣的一個大致方向,也是許多法國民眾不願意看到的。很多法國人對歐洲、對歐盟目前的建設許多方面有不滿,有排斥,這是馬克龍在主政之後需要非常當心之處:馬克龍已經再三強調歐洲要重建,要調整。但另一方面,如果真正要脫離歐元區,那會對法國經濟,甚至包括對法國一些人的個人財產都會造成很大損失。從這個角度講,馬克龍對歐盟的信念贏得選民的信心。

這次法國大選暴露出很多非常深層的問題:如何看待全球化?如何看待歐盟?是尋找一個進取的,開放的法國?還是一個退縮的、封閉的、排斥外界、甚至敵視外界的法國?這其中有很多不同的社會心理、不同階層的利益在發生衝撞,包括對歷史、對未來的看法。但畢竟馬克龍所代表的是對未來的一種信心,是對歐盟理想的堅持,目前看來這種信念經過了這種考驗。

法廣:瑪麗娜-勒龐和梅朗雄的支持者大部分都是比較底層的民眾,是經濟條件不太好的一群人,而馬克龍,尤其是他有曾經是銀行家的背景,他的支持者更多的是在城市,是屬於精英階層的一批人。雖然馬克龍這次獲得了勝利,但是瑪麗娜-勒龐獲得了超過20%的支持,梅朗雄的選票也接近20%。從這一點看,法國社會的分裂狀況、精英階層和底層社會之間的裂痕還是非常大,馬克龍要在下一輪投票中團結整個社會的希望是否也還是一個非常難以達到的一個前景?

張倫:對,毋庸置疑。這種情形不僅僅是在法國發生,英國脫歐、特朗普在美國當選、包括最近土耳其的修憲公投等等,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在全球化的浪漫期高峰過去之後,這個時代在各個國家造成許多問題,造成很多社會比較深層的斷裂。中國其實也一樣。在這樣的前提下,如果與中國相比,西方國家,比如法國,他們唯一的一個好處是選民可以通過媒體、通過選票把這種不滿、這種訴求表達出來。這可以有助於政治家做各種各樣的調整,避免發生一些爆炸性的事件,這是事實。這次選民投票情況所代表的幾大社會板塊以及選戰中表現出來的各種問題,是法國未來社會面對的嚴峻挑戰,也是馬克龍未來如果當選總統需要面對的嚴峻挑戰。但也恰恰因為如此,馬克龍的這種中道政治才是法國唯一的希望。假如梅朗雄當選,他的個人風格,還有他的一些方案,很難贏得傳統右派選民的支持,如果他進入第二輪角逐,那瑪麗娜-勒龐出線的可能性就會大增;反過來,如果是菲永出線,許多比較激進的左派選民也不會選他,那麼,法國社會的這種分裂狀況就會更加嚴重。所以,馬克龍在這個時候應運而出。這是他當選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也是法國真正的希望所在。您剛才提到的這種城鄉差別、底層和精英層的差別,這都是顯見的。馬克龍的競選綱領在左派和右派都受到攻擊,但他難能可貴之處也正在於此,在經濟上,他主張開放、自由化,讓經濟活躍起來,法國社會才能夠有資源可支配,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另一方面,在這樣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在貧富差距加大的情況下,國家又必須扮演社會保障的角色,這是他的(馬克龍綱領)一個基本脈絡。當然能否成功還要拭目以待,但至少,以一個觀察者的角度來看,用法文說,他的綱領是一種bon sens, 方向是對的,感覺是對的,這是他為什麼能成功出線的原因。

                                          
這次選舉首輪投票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首次面對競選洗禮的馬克龍的個人勝利,但他需要面對的最艱難挑戰還只是剛剛開始。他首先需要在兩周之內說服更多選民,讓此前種種偶然因素促成的勝選條件變成必然的認同與選擇。在5月7日的第二輪投票中,他不僅需要戰勝極右翼對手,而且需要贏得足夠強大的支持,才能更好地面對6月11日啟動的立法選舉,保證一個穩定的議會多數,推行他的新理念。而在首輪投票中完全出局的傳統右翼政黨已經籌畫要在立法選舉中反盤,爭取議會多數,再重新洗牌後的政治格局中,與新總統抗衡。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