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灣/政治

台灣總統府:台灣對憲法有比較嚴謹的定義

針對大陸人大通過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台灣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今天表示,台灣是民主國家,遵循立憲主義的精神,對憲法有比較嚴謹的定義,那就是「人民主治」、「法律主治」。對台灣來說,重點應該是更加珍惜民主的彌足珍貴。

台灣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
台灣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 網絡
廣告

中國第13屆人大11日通過修憲案,為習近平無限期連任國家主席掃除憲法障礙。台灣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表示,有注意到相關訊息,會持續關注,沒有進一步評論。

聯合新聞網引述台灣陸委會前副主委趙建民談話指出,習近平個人權力的增加,以及共產黨執行公權力意志力的強化,政策主軸勢必繼續朝偉大復興的方向邁進,着重主權的體現,對其他國家凡涉及主權爭議,無論是南海議題、台海議題等,壓力肯定會更加嚴重。

兩岸政策協會秘書長王智盛則認為,習近平這麼急迫的要取消任期制,內心想必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感和壓力,預料現階段將集中精力實現2020全面建立小康社會的目標,兩岸問題短期內未必那麼急迫。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首席顧問趙春山則撰文表示,習近平集權後的成功或失敗,對於台灣都會形成挑戰。因為,習近平已把兩岸問題和他「兩個一百年」的民族復興目標綁在一起,兩岸已經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

不過他也指出,習近平屬於「知台派」,充分理解台灣可為和不可為之處,也曾提出兩岸「心靈契合」的概念,意味他把「武統」視為下下之策,尤其最近兩韓高層接觸,對岸應是心知肚明,兩韓可以,兩岸有何不能?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