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北一周

郭台銘參選明朗化藍營分裂局勢成形

發表時間:

距離台灣下次總統選舉投票只剩五個月,本來因為韓國瑜勝選氣勢如虹的國民黨,最近卻因為郭台銘、王金平不斷攪和,出現分裂的局面,如果明年初蔡英文再度連任,兩岸關係、中國的前途令人憂慮!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圖)美東時間2019年5月1日進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他會後向媒體展示川普親筆簽名的杯墊,以及簽名筆。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圖)美東時間2019年5月1日進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他會後向媒體展示川普親筆簽名的杯墊,以及簽名筆。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華盛頓攝
廣告

●台灣總統選戰愈來愈詭譎,有消息指出,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獨立參選的意志已經十分堅定,只差還沒有正式公布。這是真的嗎?

本來藍綠對決的局面相對單純,但現在台灣政壇傳出消息,郭台銘、柯文哲、王金平三方結盟已經大勢底定,包括:柯文哲「台灣民眾黨」的不分區立委和區域立委提名名單,郭台銘和王金平都有建議權;然後,郭台銘獨立參選總統,為民眾提供藍綠之外的一個新選項;柯文哲會支持郭台銘參選,並衝刺「台灣民眾黨」的國會席次;王金平則以其人脈發揮「陸軍」總動員能量。
藍營為了勸退郭台銘,敦請郭台銘的表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妻子張淑芬勸郭台銘打退堂鼓,但無效;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也私下透過朋友,還有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居間溝通,但都無法勸退郭台銘。現在吳敦義要跟郭台銘直接面談,約了兩個禮拜了,郭台銘始終不見,可以說,郭台名參選的決定已經很難動搖了。

●據說,郭台銘的幕僚為他研擬了三套劇本,為郭台銘的政治前途鋪路,這又是怎麼回事?是否代表郭台銘的決心呢?

可以這麼說。郭台銘的幕僚群為他預擬的三套劇本,第一步是郭台銘以獨立參選人身分競選總統,加上藍綠提名人就形成「三方爭霸」的局面,選戰開打以後,如果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的聲勢持續下跌,郭台銘就是「王牌救援投手」,隨時可取而代之,看是韓國瑜自己退選「以郭換瑜」,或是在選戰最後,由郭營發動操作棄保;如果郭台銘勝選,蔡英文敗選,柯文哲就能順勢接收綠營的支持者,但如果蔡英文贏了,屆時吳敦義須為敗選負責,郭台銘則可直攻黨魁,改革國民黨。
所以現在郭台銘動作不斷,卻一直不正式宣布參選,就是在看韓國瑜支持度的變化;郭陣營還曾發表一個「調和式民調」,宣稱韓國瑜的支持度已經下降,郭台銘才能贏過蔡英文。
不過台灣輿論分析,郭台銘參選,註定讓國民黨走向大分裂,蔡英文將坐收漁翁之利,繼續連任,郭台銘將成為藍營的「頭號戰犯」,這種情況下,還想爭國民黨主席的位子改革國民黨,恐怕是想太多。台灣輿論認為,這一局,郭董賭很大,但賭上的將是中華民國的未來。

●除了郭台銘陣營的劇本當中有「換瑜」的橋段,這幾天台灣政壇也盛傳,國民黨也要換掉韓國瑜,新聞鬧得很大,到底是真是假呢?

前幾天,台灣政壇傳出一個消息,說是八月十五日,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與郭台銘見面的同一天,吳敦義也另外派出前立委張顯耀私下拜會郭台銘,告訴郭台銘說,韓國瑜最後可能選不下去,希望郭台銘當國民黨的「備胎人選」,要他稍安勿躁。
更傳出一個消息說,吳敦義派「密使」張顯耀及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周繼祥前往北京,與國台辦主任劉結一見面時,張顯耀曾帶了一份機密民調,讓對岸了解韓國瑜的選情,鋪排國民黨「換瑜」的劇本。
對於這兩個消息,國民黨澄清說,純粹是子虛烏有,周繼祥與張顯耀前往北京,是因為之前大陸赴台自由行的禁令,吳敦義希望能協調溝通,所以指派他們倆人前往北京,與大陸國台辦協調這件事。
但是假消息透過網絡,殺傷力實在太大,第二天,韓國瑜透過臉書直播說,這個消息只有兩種可能,一,這是個假新聞,大家笑一笑、指責一下,要求各方提出說明就可以了;但韓國瑜又說,畢竟吳敦義歷練幾十年,居然會派一個人到國台辦去溝通「換瑜」?他不相信,如果是真的,「國民黨中央黨部大概腦袋進水了」,「腦袋已經壞掉了」。
這說明一件事,韓國瑜對黨中央「換瑜」的傳聞也沒有十足的信心,畢竟國民黨上次大選曾經「換柱」。也顯示,韓國瑜和國民黨中央聯繫不佳。
為了破除「換瑜」這個謠言,第二天國民黨中央黨部大動作舉行記者會,黨主席吳敦義嚴正駁斥這件事,國民黨並決定對謠傳的媒體提出誹謗告訴。吳敦義並親自到高雄市黨部參與勝選大會,親口說,韓國瑜會是一個有能力、有魅力的總統,加上國會席次過半,這樣的話,中華民國會進步得更快,希望大家一起把蔡英文下架。最後,並和韓國瑜熱情擁抱,破除「換瑜」的傳言。

●台灣輿論怎樣看待這件事呢?

台灣輿論分析,儘管這是假訊息,仍不免對韓國瑜選情造成負面影響,讓選民懷疑是否國民黨都不認真支持韓國瑜,從而鬆動對他的支持。而希望藉此操作得利的,不是綠營就是包括郭台銘在內的第三勢力。也就是說,這次操作,真實目的不在「換瑜」,而在「削弱韓國瑜」。
媒體分析指出,從這個「換瑜」的事件,可以預見這次台灣總統選戰的手段將極為惡劣。國民黨必須就這件事走司法途徑,追究到底,藉以端正選風,也讓台灣的民主政治能走上正軌。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