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灣/中國/政治

郝柏村去世 郝龍斌: 父親臨走無遺憾願台灣和平安全

自台北方面消息,台灣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於當地時間3月30日下午2時47分,因年事已高造成多重器官衰竭於台北三軍總醫院內辭世,享年101歲。長子郝龍斌在隨後接受訪問時表示,郝柏村自認一生活得精采,沒有留下任何遺憾,不過他臨終前仍心念着台海的局勢。郝龍斌 ,郝柏村一生整軍備戰,最憂心台海有戰事發生,郝柏村希望台灣可以永遠維持和平與安全。這是郝柏村終生的職志,也是臨走前的心願。

台灣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其子郝龍斌受訪資料圖片
台灣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其子郝龍斌受訪資料圖片 © 網絡圖片
廣告

郝柏村生於1919年7月13日,籍貫江蘇省鹽城縣郝榮村。1935年,他考入黃埔軍校,入讀第12期炮兵科。1938年,因抗日戰爭形勢緊張,改期提前畢業,期間擔任基層官兵。1942年秋,參加中國遠征軍,任駐印陸軍炮兵第一旅補充團第二營上尉營附、第二營第六連連長。在發動緬北攻勢前,於1943年底調重慶陸軍大學正規班20期受訓。抗戰期間,其父母先後在鹽城老家去世,均未及返鄉。國共內戰開始期間出任國軍炮兵第十二團中校營長,隨國民黨遷台後,郝柏村歷任國防部參謀總長辦公室上校隨從參謀、金門第9師少將師長、金門防衛部中將副司令、總統府侍衛長。特別是金門八二三炮戰時,他擔任最前線小金門陸軍步兵第9師師長。

郝柏村還曾赴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學院中華民國特別班第一期深造,是國軍留美將領之一。1977年,郝柏村升任台國防部副參謀總長,次年(1978年)任陸軍總司令,1981年晉任一級上將,並調升國防部參謀總長。據悉,國軍參謀總長原本兩年一任,但郝柏村因種種特殊情況一再延任,最終在職八年,成為國軍歷任在職最久的參謀總長。他在退伍後歷任台國防部部長、行政院院長。是繼陳誠以後,第二位曾任參謀總長的行政院院長。前台北市市長郝龍斌為其長子。

1989年,李登輝繼任總統一職,“明升暗降”郝柏村,使其從軍隊實際最高領導“升遷”為沒有軍事實權的國防部長。1990年,郝柏村出任台灣行政院長,兼任國民黨憲政改革策畫小組副召集人。1993年,李登輝以“建立行政院向立法院負責”為由,要求郝柏村辭職,郝柏村最終迫於壓力下台,轉任總統府資政。同年年底,他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副主席。1996年,郝柏村退出國民黨,作為前司法院長林洋港的副手參加總統大選,最終獲得160萬票,在四組參選人中列第三位。2005年2月6日,國民黨主動恢復其黨籍,並聘任為中央評議委員會(中評委)主席團主席。

1996年的總統大選失利後,郝柏村淡出台灣政壇,此後多次前往中國大陸,到訪北京、山西、河南、湖南、重慶、雲南等地。2014年,率領黃炳麟、傅應川、何世同、胡築生等退役將領三次前往中國大陸,以“陸軍一級上將、抗戰老兵”的身份走訪華北、華中、華南等多處抗日戰爭紀念館和遺跡。

對於他的去世,郝龍斌辦公室發出聲明寫道,“在兩位蔣總統時代結束後,於台灣開始民主化的過程中,郝柏村先生擔任過國防部長、行政院長,歷經了台灣民主與經濟的動蕩與發展。”聲明稱,“郝前院長的百歲人生見證了兩岸中華民族過去100年發展的許多重要關鍵時刻。他17歲從軍,曾參與抗日戰爭,經歷國共內戰,隨國民黨遷台,歷經823炮戰等戰役,一生以捍衛中華民國為職志;晚年的郝柏村先生,以90歲高齡仍多次前往大陸抗日戰場,致力還原由國民政府領導對日抗戰史實。” 郝龍斌強調“爸爸是很重要的人”。在家屬的聲明稿中也指,郝柏村一生出將入相、報效國家,可簡化為“出生入死、奉獻一生”8個字作為表述。

郝龍斌另在當天下午5時向傳媒發表談話,他受訪時特地摘下口罩,並一度沉默約10秒鐘,最後才深深嘆了一口氣,對着鏡頭談起自己的父親,過程中眉頭神情緊皺,也幾度哽咽。郝龍斌稱,父親郝柏村先生,因為年事已高,且多重器官衰竭而離開。他說,“父親這輩子出生入死、奉獻國家,自己把自己定義為盡責的老兵及盡責的公務員,對於自己這一生,父親曾表達深感活的非常精彩。父親走的時候,特別說了,他沒有任何遺憾。”

郝龍斌說,郝柏村過去講過,自己是個軍人,一輩子就在整軍備戰,最怕的就是有戰爭發生,他希望永遠維持台灣的和平與安全,“這是父親終生的職志,也是臨走的願望。他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也是我永遠學習的榜樣。”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