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華世界

王軍濤談疫情後地緣政治:中美關係惡化難逆轉

發表時間:

一場新冠疫情完全顛覆了世界發展的進程,全球一時間陷入了停擺和癱瘓,雖然各地開始逐步解封,期待恢復生產,但疫情之後的世界大不相同,種種跡象顯示中美兩國關係目前滑向一個難以回頭的境地,歐洲也開始反省對中國出口的依賴造成的後果,而在意識形態領域,也有人擔心疫情會加劇集權統治者的權力。國際地緣政治走向如何,中美關係如何發展,有沒有戰爭的可能性等等問題都是目前的關注的幾大焦點。

美國總統特朗普
美國總統特朗普 AFP
廣告

本次中華世界節目請目前在紐約的王軍濤先生談一談他的看法。首先他分析了新冠疫情引發中美關係惡化的原因。

王軍濤:我覺得中美關係確實已經到了一個不可逆轉要持續惡化的階段。原因主要還並不是兩國關於疫情來源的口水戰,這場口水戰主要還是中國人挑起來的。我在紐約,我知道疫情發生之後,美國還是希望在疫情問題上和中國合作,初期並沒有追究疫情的來源問題。因為我們知道歷史上也有幾場大流感,流感的發生地也極具偶然性,薩斯非典之後,大家都知道它還會捲土重來,所以都緊繃著一根弦,因為有可能在任何地方發生。美國疫情最初也沒有去追責, 到反而是中國有一些人向政府追責,但美國人並沒有這樣做,直到中國外交部大發言人趙立堅要甩鍋給美國軍人,還嘲笑美國治疫不理之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要知道,現在白宮和布什奧巴馬時代不同,總統特朗普和國務卿蓬佩奧周圍都有一批他們非常信任和貼身幕僚,有一些都是從中國和台灣來的,在美國受過教育,他們立刻就將這些情況告訴了國務卿和總統,讓他們非常憤怒,這樣才開始強調這個病毒可能是從武毒所來的。

這場由中國挑起來的口水戰並不能決定中美關係惡化的趨勢,但由於趙立堅,五毛和外交部的“戰狼”義和團挑起了這場爭論……另外,中國東北的一個餐廳掛出的那個希望美國和日本疫情惡化的橫幅都對他們有很大的刺痛,才讓他們開始強勢反擊,但中國關係之前以前已經進入了一個持續惡化的狀態,主要有幾個原因造成:

首先,是特朗普總統本身是生意人,他發現中美貿易處於一種不公平的情況:中方有補貼,壁壘,偷竊美國的知識產權等等,都是特朗普希望解決的事情。但我們也知道,談判一旦到結構性的改革階段,中國不可能讓步,特別是信息產業——中國從馬雲到馬化騰幾個最賺錢的老闆都是做信息產業的,所以在這一點上,中國其實讓不起。因此,我覺得,在這一點上,特朗普就會持續施壓,而且對中國政府越來越不耐煩,中國現在希望通過短期的購買來緩解,但第二階段還是要解決這個問題,現在只是因為疫情被拖延了。

其次,我認為美國現在還是有很多人擔心在未來的競爭中如果讓美國這樣的國家壓倒美國成為世界主導之後,會不會給世界,尤其給美國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中國的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不一樣,這讓美國會覺得很不安全。我們知道特朗普上台之後想要甩掉一些包袱,從國際事物中撤退,但作為總統他也受到限制。他挑起和中國之間的爭論,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後,他想的是解決貿易問題,但採取的是極限施壓手段,把各個領域可以用的手段都用上了,他把大門打開了,而這些領域都有專門人士負責,他們會順着這個國策走下去,而美國憲政規定,總統有權力打開這個“大門”,但卻沒有權力關上它們。所以現在美國各界都在追究中國過去三十年中國使用了哪些不正當的方式迫使美國就範。之前,美國已經感覺到和中國有很多爭論,但都是方式之爭。明鏡集團的何頻先生最先提出過“中國式病毒”這種說法,“中國式病毒”在一個時間內不會覺察出來,但是會從根本上打破原有的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系統規則。現在,以趙立堅為主導的外交戰狼們挑起爭論的時候,就讓美國突然發現了中國政府非常醜陋的一面:當它自己有了很多災難的時候,他將這個災難轉嫁到國際社會,儘管國際社會並沒有予以追究,相反,他們不僅指責美國在隱瞞實情,同時還宣樣自己有多麼成功,嘲笑美國抗疫如何不利……這就讓美國進一步發現和中國的格格不入,而中國的崛起就會對美國和國際社會造成很大的衝擊。

法廣:歐洲的一些國家也開始意識並反省對中國的過度依賴帶來的後果,您認為疫情之後的世界地緣政治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嗎?

王軍濤:肯定會有巨大的改變,實際上歐洲要比美國更早感到中國政府蠻橫的壓力。因為美國十分強大,中國在美國面前一直是“小弟弟”,但美國現在也發現中國時不時也會在背後捅刀,但歐洲應該說早就發現了這一點,但受制約北京。首先歐洲認為自己過於軟弱,沒有辦法做出反擊,所以 一直在遷就,等着美國的反應,歐洲也認為,既然美國是世界領導,他們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出頭,可能也擔心自己打不過北京。我認為美國反應的時候,歐洲會跟進,另一方面,歐洲想做免費搭車者,當北京給他們一些好處,而美國並沒有強勢反對時,他們也會以國家利益為先拿到一些好處。目前就是這樣,除非到冷戰,兩個陣營勢同水火時歐洲會跟進,但目前歐洲尚沒有得出結論,中國讓他們感到不舒服,但另一方面,如果中國願意按規則辦事,歐洲還是願意就事論事繼續合作。但是這一次中國深深傷害了美國人的感情和尊嚴感,所以要在各個方面對中國進行制裁已經成了朝野共同的聲音。

但我認為世界的變化來自三個方面:首先是國際社會規則是否會改變。我最近和一些中國學者討論時,他們認為這次制疫過程中西方國家的表現失敗證明了中國方式的成功。也有人擔心,疫情過後,全世界包括自由民主社會政府權力變大而帶來的強勢威權的回歸,也會導致自由民主的削弱倒退。在意識形態和國家發展制度之爭問題上,有這樣一種經驗上的觀察。

另一種說法是,未來世紀之爭在中美兩國之間進行。美國意識到中國對世界的威脅時,會率領自由世界對中國進行圍堵。中國的發展主要是來自於東向,向太平洋地區的開放,現在如果美國真的要率領世界對中國進行圍堵的話,以前鄧小平的那套東西就走不通了,而且甚至在台灣和南海可能會發生軍事衝突。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可以依靠強大的建材和基建的力量,但需要一個突破口。一帶一路本來是為這個目的設計的,但現在走海上絲綢之路不太可能,要向西走,可能就要和俄羅斯及穆斯林世界結盟,這樣就變成在歐亞大陸結盟去對抗美國。美國在印太的海上同盟一起圍堵中國的時候,中國要向西走,依靠歐亞大陸的結盟對抗美國,這樣就形成兩路對兩洋的態勢。

我們也知道,俄羅斯和穆斯林世界這兩個陣營對西方也不友好,所以在抗美這個問題上會形成合作。一帶一路就是往西走,進西亞到達地中海,向北進入歐洲,向南進入非洲。一旦習近平決定這樣走,我覺得就形成了一個冷戰後的新對抗陣營。但是我覺得完全脫鉤不可能,儘管這兩個陣營已經隱約成型……

法廣:假如未來中美髮生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熱戰,爆發點會在哪裡?

王軍濤:台灣和南海。我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做過中國外交政策助教,當時的教授是中國問題專家黎安友,他也是我的博士論文導師。當時我就知道台灣問題一直是中美關係的核心問題,換句話說,中美關係的問題會出在台灣問題上。為什麼不是南海?因為共產黨之前的領導人都沒有人說南海是它的內海,這是習近平自己搞出來的一個問題。因為南海一直是國際航運通道,是國際公海,但習近平將南海定位內海,這裡會有衝突,但在此之前,台灣一直是個熱點。在台灣問題上,中國堅持兩點:一個是外國勢力進入台灣,另一個是台灣宣布獨立,如果違反這兩點就會動武,但最近已經擴大成六點了,包括台灣搞獨立公投。但美國最近通過的一系列協議都已經跨越了共產黨的紅線了,但是北京沒有做出反應,我認為其中原因是,習近平要先結束中美貿易戰,因為這關係到中國經濟發展的生死存亡。但是這又和中國大發展中心在東部地區有關,必須要靠出口,如果中國決定要往西走的話,就可以看出共產黨可能會採取破罐子破摔的辦法,就是說會決定解決台灣,香港和南海的問題,不顧國際社會的壓力,要採取對抗的態度。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對抗在香港已經開始,但戰爭問題上更有可能在台海上擦槍走火。美國最先進的轟炸機已經從本土向南北兩個方向到達,在台灣附近做演戲的動作,美國航母和驅逐艦也都在這個地區活動,也進入了e北京聲稱擁有主權的島礁十二海里之內,中國聲稱把美國趕走了。我講這些細節就是想說明,就意味着中美兩國在台灣和南海問題上可能會擦槍走火。

中國軍機已經十幾次繞台灣飛行,明顯是有軍事目的,而美國也已經針對中國進行一些示威和反制活動,這些可能都會導致雙方擦槍走火。

感謝王軍濤接受法廣專訪。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