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美國/科技

中國商務部:堅決反對美方持續打壓華為 破壞市場原則

中國商務部5月17日發表發言人聲明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方發布的針對華為公司的出口管制新規。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中國電訊巨頭華為標識資料圖片
中國電訊巨頭華為標識資料圖片 © 路透社圖片
廣告

美國商務部15日宣布將華為的臨時許可再延長90天,推遲到2020年8月13日。不過美國商務部隨後發布聲明稱,正在修改一項出口規則,以阻止那些使用美國軟件和技術的外國半導體製造商,在沒有獲得美方許可的情況下將產品賣給華為。華為方面暫未對此作出正面回應,但在16日上午,華為心聲社區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回頭看,崎嶇坎坷;向前看,永不言棄”,同時配圖是一架二戰中被打得像篩子的一架戰鬥機,因堅持飛行,最終安全返回。華為中國的官方微博也在當晚轉發了相關圖片,並配文稱:“沒有傷痕纍纍,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疑似回應美國的打擊。

就這一事件,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通過聲明回應指,“美方動用國家力量,以所謂國家安全為借口,濫用出口管制等措施,對他國特定企業持續打壓、遏制,是對市場原則和公平競爭的破壞,是對國際經貿基本規則的無視,更是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嚴重威脅”。中方發言人強調,“這損害中國企業利益,損害美國企業利益,也損害其他國家企業的利益”。聲明稱,“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停止錯誤做法,為企業開展正常的貿易與合作創造條件。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同樣就華為所面臨的芯片困境,5月15日當天,中國半導體龍頭企業中芯國際在港交所披露公告稱,國家大基金二期與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同意分別向附屬公司中芯南方注資15億美元、7.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兩大國家級基金分別注資106億 、53億,合計獲注資近160億。截至5月15日,中芯南方註冊資本從35億美元提升到65億美元,大基金正在以實際行動支持中芯國際14nm及以下先進製造工藝投資。

對此,中信證券指出,目前華為已實現大量芯片自研,但製造環節仍然高度依賴台積電,是其產業鏈中的主要瓶頸。一旦製造環節無法在台積電下單,而中芯國際技術和產能爬坡仍需一定時間,則其大量自研的芯片將無法實現量產和應用。

據了解,在半導體設備方面,目前美國廠商佔據半導體設備市場約40%份額,其中在沉積、刻蝕、離子注入、CMP、清洗、檢測等關鍵工藝方面,應用材料、泛林、科天等美國廠商具有領先工藝技術優勢和穩定性,經過了長期量產檢驗,因此短期內難以替代;在EDA軟件方面,目前IC設計的EDA工具仍基本由Cadence、Synopsys、Mentor三家美國公司壟斷,短期亦難以完全替代。

中信認為,華為或將面臨短期斷供,但可以合理推斷華為在2018、2019年大量囤貨了相關元器件及產品,以備不時之需。雖然短期或將面臨一定壓力,但大概率不會導致完全停供。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