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風土人情

恢復民眾信心 法國政府面臨挑戰

發表時間:

法國政府投入1千億歐元資金刺激經濟復蘇,設定創造16萬就業崗位的目標。馬克龍政府應對新冠疫情措施受到民眾普遍支持,但是如何應對法國民眾因疫情加劇社會貧富分化而引發的擔憂和不滿,極端勢力是否會利用民眾的害怕心理得勢引人關注,更何況法國新冠確診人數激增,情況不容樂觀。

在法國開始普遍戴口罩
在法國開始普遍戴口罩 AP Photo/Michel Euler
廣告

民眾擔憂

據《世界報》9月14日公布最新一份民調顯示擔憂的氣氛籠罩法國社會,該民調由Ipsos-Sopra Steria在科學政治研究中心(Cevipof)進行,《世界報》分析讓法國人擔憂有以下主要原因 :

首先,屬於經濟和社會層面,在新冠出現好轉解禁後眾人開始逐漸恢復正常生活,而疫情導致法國經濟生產大幅度放緩,民眾擔憂自己的就業。

其次,新冠疫情沒有過去,而且法國確診感染人數近期還出現回升,政府方面消息指出主要由於參加檢測人數增多所致,但是也有不少人擔憂疫情反彈,有進入新冠疫情二次高峰期的風險。法國總理卡斯泰表示新冠病毒傳染力度沒有減弱,10多名醫生和專家們近期聯名呼籲法國人減少家庭聚會降低感染幾率。

不僅擔心失業,害怕被新冠病毒感染,而且法國社會治安成問題又是一個讓人擔憂的因素,57 %60歲以上的法國人認為社會治安欠佳,高達55 %法國人表示應該恢復死刑。大家知道是在1981年社會黨總統密特朗任期內法國廢除死刑。

強勢政府

馬克龍政府清楚當前法國社會關係緊張,儘管政府早在3月第一次新冠疫情禁足期間就快速有效地採取各種緩衝新冠危機的措施,如法國政府投入1千億歐元資金刺激經濟綠色復蘇,回應公民需要政府更多保護的強烈要求,加大發展法國本土企業的力度措施也符合法國人的需求。

法國人越來越警惕外國,也開始感受到歐盟保護的重要性。雖然在爆發新冠疫情之初,政府在處理口罩上不夠到位,但是隨後政府在新冠疫情存在的情況下逐漸恢復工作等方面措施有效,受到大多數法國人的支持。

但疫情危機加劇了已經存在的與工作,住房和收入有關的社會不平等現象,那些在廉價區住房租戶稱對日常生活不愉快感高於私人業主,而讓法國民眾走出擔憂和害怕成為政府近期工作重點之一。

疫情不容樂觀

另外,目前法國的疫情不容樂觀,法國醫生德爾福雷西稱,目前新冠病毒在法國加速傳播尚未對醫療系統造成真正的壓力。但是有證據顯示,未來數周之內法國部分地區、尤其是南部的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大區可能出現重症床位緊張的情況。

對於法國有可能出現新冠疫情的反彈,法國政府考慮延長就業保障計畫。法國總理卡斯泰表示,政府不會重新採取全面禁足措施。必須在不停止社會、文化和經濟生活的情況下與抗擊新冠病毒同時進行,而且法國政府於11日調整了抗疫政策,將密切接觸者的居家隔離時間從14天縮短到7天。

恐懼威脅民主

《世界報》分析認為不斷上升恐懼心理從來都會挑戰民主體制,不滿的民眾尋求政府強勢,保護民眾利益,這容易讓極端強權黨派得勢。馬克龍重組新政府中任命內政部長達爾馬楠,就是向法國右派發出信號,要加強法國治安。與此同時馬克龍繼續推動刑法改革,讓被判刑人實際服刑。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