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廣角

巴拉迪爾:歐元區崩潰,歐洲將退出歷史舞台

發表時間:

廣告

法國今年的財政赤字預計占國民生產總值的8%,這一比率高於6.6%的歐元區平均水平。為此現政府宣布了削減財政赤字“路線圖”。今年5月初,法國總理菲永宣布,未來三年內國家日常開支將減少10%。

當前歐洲一場財政緊縮浪潮正在從南向北擴散。如何看待這場從希臘爆發的債務危機又可能蔓延至更多國家的嚴峻局勢,請聽《費加羅報》記者對法國前總理巴拉迪爾先生的專訪。

歐元區成員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7500億歐元的救助方案是否可以使歐元擺脫困境?

歐元遠沒有擺脫其陷入的困境,因為金融危機還在持續。歐元區成員國和國際貨幣組織向希臘伸出援助之手的決定避免了希臘經濟的崩潰;這也阻止了希臘將蒙受的經濟惡果。要遏制歐元繼續向下陷,就需要走得更遠:例如漸漸把公共赤字提升到歐盟規定的指標內;使得歐盟成員國的債務達到一個可以承受的水平。但是這也需要循序漸進,不能為減少赤字而走得太快。走得太快會物極必反。歐元區成員國經濟仍還很脆弱的國家不但不會把經濟搞上去,反而會得到很少的稅務收入,以致使得公共赤字雪上加霜。

法國現政府為了在2013年把公共赤字降到3%以內,未來3年中將“凍結”國家開支。這是一項好的決定。在公共赤字上,如果真的想把財政赤字壓縮在國民生產總值3%的水準,那麼就需制訂一個三到四年的規畫。這樣的中期規畫更加現實一些。

歐洲如果想度過這場危機還應該做些什麼?

首先要進一步完善歐洲整體的經濟管理。歐洲目前面臨的困難的根源是成員國之間缺乏財政協調機制。從現在開始,大家可以在融入和不融入之間作一個選擇。好幾個月前,我向歐元區成員國提議,成員國政府將向他的夥伴國提交財政預算草案。提交的財政預算草案經過各成員國有效多數投票通過之後,才能提交給成員國的國民議會。巴拉迪爾提及的“有效多數投票表決機制”意思是代表一半以上的成員國和60%以上的歐盟人口投票表決通過。在法國前總理看來,各成員國在提交財政預算方案之前,由其夥伴國監督的前提下再提交給國會,這是不可缺少的一種監督制度。這樣,當一個成員國陷入財政困境的時候才可以伸出援助之手。

除此之外,為了有效幫助最脆弱的國家,有必要設立一個金融互助基金會。這樣在需要的時候,強者才可以向弱者提供財政援助。為了向金融市場投機活動作鬥爭,歐盟同時還需成立一個金融監管機制。在巴拉迪爾看來,歐元危機是全球危機的一幕。不能僅從歐洲的層面來看全球存在的問題。只有在和美國、日本和中國這樣的強國共同找出辦法,才能走出危機。

德國近來提出“裸賣空”禁令,您怎麼看這一禁令?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什麼是“裸賣空”。所謂“裸賣空”,是指投資者沒有借入股票而直接在市場上賣出根本不存在的股票,在股價進一步下跌時再買回股票獲得利潤的投資手法。進行“裸賣空”的交易者只要在交割日期前買入股票,交易即獲成功。由於“裸賣空”賣出的是不存在的股票量可能非常大,因此已經對股價造成劇烈衝擊。有的時候保持高赤字目的是想刺激經濟,德國在前幾個月就出現了這種情況。不論做什麼,最好是歐元區的國家協調未來幾年如何減少赤字的方案,而且每一年都要監督其他成員國提出的減少赤字方案的可行性。

歐元本身規律性受到質疑,它是否是歐洲經濟出現的問題罪魁禍首?

情況不是這樣的。歐元受到衝擊,這是因為歐元區成員國展示出過高的赤字。歐元區的經濟增長比全球其他地區的經濟增長明顯要低。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歐洲長期以來沒有政治勇氣來進行必要的改革,缺乏這種改革歐洲在全球便失去了競爭力。如果歐元區崩潰的話,這只能使歐洲將難以自拔。在國家財政赤字狀況惡化、需要刺激經濟時,這些國家無法通過貨幣貶值來增加出口、降低債務,也無法自主降低利率刺激經濟增長,公共赤字不但不會減少還會繼續增加,金融投機活動會愈演愈烈。英國沒有加入歐元區。但是英國是否因為拒絕歐元而受益了呢?法國作為積極推動歐元區的國家,她的影響力有所增加:獲得了十分低的利率;一個統一貨幣的優勢在於它可以大大增加出口的份額。20國集團將召集會議研討國際貨幣體制的改革。當法國擔當20國集團輪流主席國的時候,如果歐元區崩潰,法國發出的聲音只能代表法國一個國家,他再也不能代表歐洲、表達一個整體發出強勁的聲音。所以當歐元區消失的話,歐洲將黯然無色,歐洲也將告別歷史舞台。法國也將被嚴重削弱其政治力量。如果出現上述情況,法國可以說是孤立無援。歐元誕生之後,法國才走出了戰後一段時間孤立無援的困境。所以一個強勁的歐洲會給我們增添額外的力量。
那麼在歐元區經濟差異如此大的環境下,大家是否可以生存?

歐元區成員國的社會和稅務差距太大。貨幣統一的同時需要伴隨着一個強大、有力的經濟整體。歐洲一直在讚許她的社會模式。那麼在讚許這種模式的同時需要有政治勇氣來進行必要的改革。沒有持續的改革我們就無法適應全球一體化的競爭。而當今的現實是從歐元區整體來看,公共赤字高,而我們的競爭力要比全球其他地區的競爭力要差。

法國縮減財政開支的步伐已經邁開。但是政府官員在給民眾所解釋的時候避免使用“財政緊縮”這個字眼。5月6日,法國總理菲永宣布,未來三年內(從2011年至2013年),除了國債利息和養老金支出外,將凍結所有國家公共財政支出。國家日常開支未來3年內將減少10%,從2011年開始減少5%。計畫在2年內通過打擊偷稅漏稅增加50億歐元財稅收入,同時逐步退出2009年推出的各項經濟刺激舉措。

法國此前宣布的削減財政赤字“路線圖”是:2010-2013年的財政赤字佔比逐步下降,分別為8.2%、6.0%、4.6%和3%。根據專家估計,要完成上述目標,法國未來四年經濟年平均增長率必須達到2.5%,同時未來三年內每年必須削減財政預算600億歐元。

專家指出,政府宣布未來三年削減10%公共開支,意味着每年必須節約150億歐元,公共開支中社會保險支出佔50%。此外,減少公共開支,短期內將促使居民增加儲蓄,居民購買力可能下降,對原本低迷的國內消費來說將是“雪上加霜”。專家還認為,法國的“路線圖”目標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如政府採取緊縮政策、未來幾年經濟平均增長率僅能維持在百分之0-1%之間。經濟增長緩慢,財稅收入難以增長,削減財赤的目標難上加難。

為什麼現政府迴避使用財政縮減的字眼呢?

法國前總理巴拉迪爾認為:這種用詞上的爭吵是微妙的,但也是無濟於事的。不論使用哪個字眼,一定要縮減債務,減少赤字。當然縮減赤字的節奏應該是由節制的。如果縮減的速度過快,這樣可能會破壞經濟復蘇的勢頭。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