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今日歐洲

俄羅斯大火與世界小麥價格攀升

發表時間:

今年的夏天,世界各地天災人禍似乎比任何時候都要頻繁嚴重。俄羅斯的乾旱與大火,歐洲一些國家的水災但在另一些國家的旱災,巴基斯坦的洪水,中國南北旱澇兩災輪流肆虐,舉不勝舉。國際媒體在報道這些自然災害的時候,同時表達了對世界市場一些重要物品尤其是小麥和穀物將因為自然災害而升漲價格的憂慮。事實也的確如此,一場俄羅斯大火把世界糧食價格燒了上去。

廣告

俄羅斯政府幹預救火當日宣布禁止出口穀物

俄羅斯大火起於7月底,但到現在俄羅斯仍然沒有完全控制森林大火,根據美國的衛星照片,俄羅斯仍然有7個地區受火災烘烤。而首都莫斯科受到火災與煙霧的威脅,居民紛紛外出避難。但是,俄羅斯大火對世界經濟具有衝擊的,卻是8月4日的消息,這一天,根據路透社的報道,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周三暫停休假,飛回莫斯科參加野外火災緊急會議。俄羅斯四十年來死傷情況最嚴重的野外火災已導致48人死亡。 火災濃煙籠罩着莫斯科。為避免居民吸入有害氣體,當局警告市民不要出門。截至目前,此次火災事件主要由總理普京牽頭處理。但是這一天,俄羅斯還宣布了另外一則消息,俄羅斯總理普京周四宣布暫時禁止糧食出口,以確保國內通脹受控。俄羅斯總理普京的發言人稱,出口禁令包括小麥、玉米、大麥、黑麥和麵粉,按計畫於 8月15日生效,並將持續到年底。

該消息立即推高小麥價格升至合約高點。大火發生前俄羅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熱浪已經威脅摧毀該國作物。這一禁令將俄羅斯小麥輸往亞洲的供應商幾乎被迫取消合約,促使買家轉向其他供貨來源,也導致美 國小麥期貨升至23個月高點。

路透社當天的報道說,受俄羅斯方面宣布因嚴重乾旱而禁止穀物出口影響,國際市場小麥期貨價格周四大漲。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九月小麥期貨漲停,收於每蒲式耳7.85 3/4美元,漲幅達8.3%,創下2008年8月29日以來的最高水準。

俄羅斯總理普京的發言人說,這項禁令的生效時間是2010年8月15日至12月31日,且適用於所有已經簽訂的出口合約。俄羅斯正在遭受130年不遇的強熱天氣打擊。嚴重的乾旱迫使俄羅斯農業部將其2010年糧食生產預期從此前的9000萬噸下調至7000-7500萬噸。該國還要求其貿易聯盟夥伴國白俄羅斯及哈薩克斯坦暫停糧食出口。

俄羅斯政府宣布禁止出口穀物的命令第二天,華爾街日報就報道,一些出口商周五表示,亞洲的糧食貿易公司計畫就俄羅斯小麥合同宣布不可抗力,但多數公司與烏克蘭小麥出口商的業務往來更為密切。出口商表示,能否宣布不可抗力還將取決於與進口商簽訂的具體合同內容。宣布不可抗力可使相關貿易商無須支付違約金即可取消合同。

俄羅斯嚴重乾旱已經有多時,只是在俄羅斯大火危機期間找到了時機宣布限制和禁止出口小麥與穀物的決定,由此導致國際市場對穀物供應和食品價格的擔憂驟然加劇,全球小麥期貨價格大漲,於8月5日達到兩年來最高水平。美國、瑞士、英國等國家的小麥零售商紛紛表示將上調小麥及麵粉價格。聯合國糧農組織證實了黯淡的小麥供應形勢,下調了對全球小麥產量的預測,預計今年全球小麥產量為6.51億噸,較此前的估計下降了百分之3.7。

小麥價格上漲被擔心影響世界經濟回升

小麥以及穀物的價格升漲將影響世界經濟的復蘇和成長。甚至歐洲深深擔心小麥價格突進可能威脅歐元和英鎊的地位。法國巴黎國民銀行分析師近日指出,小麥價格的上漲反映出全球通脹上行的趨勢,這可能會抑制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因為小麥穀物價格劇烈變動更加把風險貨幣暴露於風險之中,比如說歐元和英鎊,這些風險貨幣彙價將因此走低。

中國食品產業網分析說,世界市場之前已經擔心俄羅斯這個全球第三大小麥出產國,因遭遇至少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乾旱而作物受損,可能會禁止出口小麥以致推高食品價格。俄羅斯遭遇熱浪襲擊,哈薩克斯坦、烏克蘭和歐盟國家天氣乾旱,加上加拿大降雨過多,導致小麥庫存減少,並推動大米、大豆和玉米價格上漲。小麥價格自今年6月9日觸及低位之後迄今已上漲超過80%。

這個漲勢甚至快過2008年頭兩個月,當時小麥價格曾大幅上升41%達到每蒲式爾13.495美元紀錄,引發人們擔心會出現2008年9月全球性的食品危機,2008年因為小麥供應不足引發了一場全球糧食危機,並導致海地和埃及等多地出現騷亂。

該網分析文章引述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大宗商品銷售部門主管皮特斯說,市場“略有恐慌”。三星期貨全球衍生品的團隊經理克里斯說:“小麥價格可能會繼續上漲,直至8月底,消費者可能會選擇食用大米,從而推高米價。”

據報道部分黑海向亞洲的出貨已經暫停,澳大利亞和美國獲得了增加對亞洲的出口機會,但也背負壓力。澳大利亞是世界第四大小麥出口國。澳大利亞和另外一個主要糧食出口國阿根廷都將於12月份來到收穫期,全世界現在都緊盯着這兩個國家的自然生態狀況是否遭遇其他地區的旱澇危機,報道指出,從天氣條件看兩個國家的現在情況正常,但澳大利亞農作物正在遭受蝗蟲的啃噬。

一些報道說,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去年警告說,如果各國政府方面不採取行動,2008年的食品價格大漲事件可能重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已調降全球小麥產量預估4%或2500萬噸,低於6月乾旱尚未襲擊東歐前的前次預估。糧農組織稱乾旱將削減哈薩克和烏克蘭的小麥產量,而加拿大降雨過多將減少其種植面積,而澳大利亞則在抗擊蝗災。歐盟一些小麥產區也遭受了旱災。因此將全球小麥產量預估下調至6.51億噸。

擔心穀物價格再次攀升由來已久

對小麥穀物等各種糧食漲價的擔心,今年年初的時候就敲響警鐘。當時各種擔心都集中到價格高漲會威脅全球經濟復蘇。華爾街日報引述經濟學家佩特斯坦因的分析,玉米到原油,全球諸多大宗商品價格都在上漲;這一趨勢一方面彰顯出經濟復蘇的勢頭正在積聚,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會阻礙復蘇步伐。

按照分析,即使在今年初的統計里,全球食品價格的上漲勢頭已經可以和2008年漲勢最為迅猛的那幾個月份相提並論。2008年,發展中國家普遍爆發了食品危機。物價上漲可能是一個利好跡象,表明各家公司正在為消費支出回升作準備,也可能預示着物價會回到衰退全面襲來之前令消費者感到焦慮的螺旋式上升狀況。

作為美國食品的主要原料,玉米的價格自去年9月1日以來每蒲式耳累計上漲了24%。在泰國,作為該地區主要糧食的大米價格去年12月為每噸618美元,較去年9月上漲了11%,但仍然顯著低於2008年4月每噸1,000美元左右的歷史高點。聯合國編製的全球食品價格指數去年11月較此前一個月飆升了 6.9%。

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也在不斷上漲。上周國際油價已經突破了去年下半年持續徘徊的每桶60-80美元的區間,年初在洲際交易線甚至報每桶81.37美元,較去年9月1日上漲了約20%。倫敦市場,黃金價格現報每盎司1,137美元,上漲了約18%。

當然,除了黃金,多數大宗商品的價格都明顯低於2008年的峰值水平。聯合國的食品價格指數目前較2008年6月高點低了21%。2008年7月,油價曾在每桶146美元上方創下了歷史高點。

此外,全球穀物市場當前的基本面狀況與2008年食品危機時有了很大不同,當時玉米、大豆和大米等作物價格增長了一倍以上。作物價格飆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全球的糧食消耗量超過了產量,導致糧食庫存降到了異常低的水平。

食品危機陰影不散 不少國家採取措施以防未然

但在某種程度上,不斷上漲的大宗商品價格彰顯出市場擔心各國央行旨在救助經濟的寬鬆貨幣政策可能會引發通脹。實際價格上漲和對未來通脹的擔憂都可能會令全球各國央行處於艱難境地。

華爾街日報指出,在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食品價格是一個重大問題,因這些國家食品占消費者開支的比例更大。

在美國,由於失業率高達10%,許多公司也並未開足產能,經濟學家們懷疑大宗商品熱潮能否引發傳統的通脹螺旋,也就是價格上漲和工資增長互相強化。雖然美聯儲官員已經表示對價格上漲的擔憂,但他們在很大程度上認為居高不下的失業率會起到制約的作用。

不過,隨着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滲透到生產層面,它們可能會迫使消費者在食品和汽油等必需品上付出更多開銷,從而阻礙經濟復蘇。航空、食品加工等行業也擔憂這個問題,因原料價格上漲會侵蝕他們的利潤。

大宗商品價格飆升正對全世界產生影響,尤其是在全球經濟增長中佔有的比重越來越大的發展中國家。印度或許是受影響最嚴重的,糟糕的雨季氣候導致印度水稻產量偏低。由於大米、茶、糖和牛奶價格迅速上漲,截止去年11月的一年中印度食品價格上漲了17%,帶動整體消費物價指數上漲了百分之5左右。

木薯是今年另一種價格飆升的大宗商品。在中國,這種塊根被用於生產工業酒精。木薯還被用來餵鴨子、餵豬,它的另一個用途是做成珍珠奶茶里的珍珠。泰國是木薯的主要生產國,但因蟲害而令收成前景黯淡。據聯合國統計,過去一年木薯價格上漲了約百分之59。

從上述分析報道可以看出,如同其他物品一樣,小麥穀物等所有糧食產品漲價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世界人口變化,不同國家的經濟消長,導致食品消費持續上升,需求不斷增大。與此同時,各類糧食生產國家在面積並沒有擴大的情況下,反而要支持消費需求的增長,負擔自然日益加重。

新近的一個現象值得注意,就是不同國家都或多或少的囤積穀物,或是從經濟角度爭取獲利,或從戰略角度預防災年。今年夏季,不少國家確實遭遇自然災害,糧食收成不同程度受到打擊。災害帶來的減產必然加重國際市場的壓力,危機造成價格大幅增長在所難免。但眼下,更是因為害怕糧食危機的騷亂促使糧食進口國家和消費國家大量增加進口。儘管小麥價格仍然遠低於2008年的水平,全球小麥儲量也大大超過兩年前,但2008年小麥短缺的陰影卻凸顯出來,特別是對於那些無法自給自足的國家來說。

最近,全球最大的小麥進口國埃及買進18萬噸小麥,是兩周內的第二次購買,購買量大於最初的計畫。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也注意到中國正在警告國內各地企業不要囤積小麥。在印度,官員們任由曾經充裕的小麥儲備爛在田裡,造成很多人挨餓,並推高了當地小麥價格。

各國都在爭取避免再次發生類似於2008年的情況。當時埃及、海地和巴基斯坦等國因糧食價格上漲而爆發了騷亂。曾有一度世界銀行說,大宗商品成本的上漲造成糧食價格在三年內漲了83%。在2008年晚些時候、2009年金融危機的最黑暗日子裡,大宗商品價格暴跌。不過,即使是在當時,一些分析人士仍預測,當經濟復蘇的時候,糧食危機會捲土重來。

在發達國家,不斷上漲的小麥價格可能會擠壓食品生產商,它們可能會考慮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但這些食品公司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很可能會造成通貨膨脹加劇。

小麥市場的戲劇性走勢還可能重新點燃有關投資者在大宗商品市場所扮演角色的爭論。世界銀行分析投機者可能是糧食價格波動的短期推動者,但世界銀行又認為,供需基本面將最終決定糧食價格走勢。可可、咖啡和豬胸肉的價格最近也會大幅上漲。

由此可以說,俄羅斯大火加重了該國的自然災害的後果,給俄羅斯的經濟帶來不可忽略的打擊。但是,即使俄羅斯大火被撲滅,也將不可能改變俄羅斯在火災嚴重時宣布的穀物出口禁令。俄羅斯森林火災其實為俄羅斯在小麥穀物出口限制問題上提供了機遇。問題是,俄羅斯是在遭遇罕見的旱災將造成小麥穀物嚴重減產的危機下才決定暫時禁止穀物出口,而這一出口禁令導致世界糧食穀物價格連帶上漲,漲幅直逼2008年的糧食危機。世界市場會不會再次遭遇糧食危機,儘管聯合國與糧農組織都肯定世界糧食儲備足以避免這樣的危機,可是不斷爆發的各地旱災澇情,還是讓市場擔心會對糧食供應有壓力的前景造成雪上加霜的效應。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